連過去的超級大馬迷尚智王 都開始對柯P刮目相看了 真是神奇
2010年一月,因其「王尚智的雙城心事」部落後的評論文章「我媽對馬英九沒感覺了」,
引起超過十萬人以上的瀏覽與討論,致使馬英九總統專程前往其故鄉花蓮,拜訪其母江美
華女士查訪民情,引起台灣社會討論「花蓮王媽媽」現象。此為馬英九09年民調聲望低靡
時,重新恢復聲望的轉折點。
http://blog.udn.com/powerecho/19864920
柯文哲的「不對勁主義」
許多政策裡面,都會有些「不對勁(Something Wrong)」的東西!
尤其牽涉來自政府機構的「權利」及「資源」。特別是那些來自「政府預算標案、土地權
限變更、設施標準調整」,乃至最後的「項目工程驗收付款」。
所有從數字、決策、過程到最終,有時候有些「不對勁」的程度之嚴重誇張,連路邊隨便
拉一位阿婆也都會說,明明有問題!之前像是台北市的「雙子星案、美河市案」都是如此
。
嚴格來說,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後,只要先找出一切「不對勁的癥結所在」就行了。沒
想到,他迅速找到的,還真不少。
「內湖慈濟、北纜開發案、薇閣陽明山」這三大全然以慈善、觀光、文教的名義,企圖變
更台北市保護地的開發案,柯文哲在就任後日前正式宣示表達了反對立場。
仔細看了柯文哲受訪的影片,不得不承認,這位必然是「頭腦好、能讀冊」的台大醫生,
智商出奇的程度確實超過了「公務行政程序的系統結構」!
他並且已經完成了「初步掃描」,開始「深度檢查」,甚至出手開始「小幅動刀」。
無論你喜不喜歡柯文哲,都不能否認,他很能「抓出重點」!
包括內湖慈濟企圖更改地目的開發案,這三大「假借公益、實則圖私」的涉及保護區的重
大開發案,過去來自民間的反對意見,始終遭遇台北市政府相關部會首長為主的漠視與擱
置。
三大社會團體均擅長營造正面形象、具有社會勢力與遊說人脈。而市府的局處人員,更是
動輒援以各種「法規程序」向利益團體勢力傾斜,多方面為難民間反對族群團體的論述與
訴求。
如今,柯文哲正式說「不」了!並且公開提出他之所以反對的「核心價值」。
慈濟非要內湖這塊地,是要幹嘛?北投建纜車,不是為了開發陽明山的利益是為什麼?薇
閣憑什麼把陽明山搞成他們家的幼兒園?
這些不都是社會大眾明明都感覺「很不對勁」的,表面說詞很動聽,實則怪怪的案子!
因此,國土規劃與任何開發案的「需求前提」為何?柯文哲提出了「吃多少用多少、官不
僚民不刁」的柯氏論述,確實具備了施政規劃的思考深度及高度,也全然可以駁倒三大利
益團體過去所有彷彿言之成理的說法主張。
毫無疑問,柯文哲今後將可能大幅度推翻,所有明顯涉及「利益交換」的政商合作構思的
項目!
於是,在台北市這些已經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施政效率與清晰價值背後,真正讓人
值得深深注視的,是上任之後柯文哲今後的「施政思路」將會如何打破、或至少跨越藍綠
兩黨長期受制於台灣行政官僚體系的集體風氣!
而這顯然才會帶來,可以想見的巨大後續衝擊。
此外,首先掃向的台北市府官員,柯文哲要求員工「戴識別證」也很有意思!
包括台北市府在內,公務員在上班期間想辦法「打混、摸魚、開小差」甚至找說詞上下左
右打個招呼就出辦公室去「接小孩、去買菜、逛大街」,這是全台灣中央到地方所有基層
公務員向來「上下交相賊」的集體風氣。
柯文哲思路細密熟悉細節,且能善用科技工具的特質,勢必將會繼續延續選戰當時的領導
價值結構,顛覆過往包括民進黨執政時期在內,所有「遷就行政程序、公務人員優先」的
施政怠惰!
如今,台北市政府已經習慣「送小孩、晚到班」的員工,已經開始向媒體私下表達不滿了
。但越是有更多市府員工表達「不適應的哇哇叫」,其實只會「讓更多市民對柯文哲另眼
相看」呢!
在此同時,柯文哲的施政風格也將會對於民進黨執政的台中林佳龍、甚至口碑不錯的台南
賴清德,或者安穩坐大的高雄陳菊,都帶來極大的壓力。
特別是陳菊!高雄市政府的效率,至今依然是老一輩政府公務員「做官」的風氣。陳菊向
來也總是以「交辦下去」著稱。
柯文哲今後掌握施政戰略高度「超南、趕雄」,半年內應該就可見分曉了!
而面對數萬名台北市府員工,只要每個人提升10%的效率,想想整個台北市政將會因此「
何其強大」!
柯文哲今後會不會導入甚至諸如IR(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的多元管理,甚至以科技
工具追蹤識別紀錄台北市府員工真實的上班動態,還挺令人期待的呢!
我特別認為,柯文哲具備一種微妙的「戰略高度」,尤其體現在「莊淑芬」的副市長任命
上,可見一斑。
柯文哲後來終於表明,雖然他與莊淑芬毫無淵源,但他除了要借重要莊淑芬長久以來的「
國際廣告專業」之外,更重要的是莊淑芬將近20年「往來久居中國大陸的視角與經驗」!
倘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看出莊淑芬的價值,對於柯文哲自己與台北市政未來定位中所具
備的真實價值,那確實是頗有「好眼力」!
以莊淑芬在中國「深接地氣、能達高端」的真實功力,這甚至不是蔡英文或民進黨內部一
向只有「充滿政治假設推論的大陸政策」,所可以企及的狀態。
而這也全然打破了國民黨、民進黨長期以來,除了迷戀「找學者」的無能政府人事布局及
馬後砲的弱智施政,柯文哲提出真正將人才定位解著眼於:「讓政策一切匯歸於實事及體
現效率」的全新人才標準。
莊淑芬是以頭腦犀利、做事堅定貫徹而名聞亞太廣告界的厲害人物!柯文哲能否真正懂得
「配置資源」給莊淑芬這類強棒人物好好發揮,而不是成為柯P的「跟班花瓶」,也值得
後續多看幾眼。
相對比之下,已經整個「不對勁」很久的國民黨及朱立倫,壓力也將會更大!
特別是在媒體及網路領域早已相對弱勢,整個國民黨在選戰中「病急亂投醫、找鬼取藥單
」的慘烈,幾乎已經體現出國民黨整個無力回天的現況。
柯文哲最近這次接受「東森新聞雲」是一項給網路「新媒體」的專訪。不同於過往當選人
的宣示,總是會「主流媒體先走一輪拜碼頭」的思考方式,可以看得出,他正在逐漸揚棄
台灣政治人物「對傳統媒體的依賴」!
姑且不論這是否也包括,選戰期間部分媒體立場鮮明,確實對柯文哲相對不友善的某種「
秋後算帳」的回應在內。
畢竟今後在與台灣媒體界的搏奕上,柯文哲已經確定, 他完全不必「賣任何傳統媒體的
帳」!而媒體與記者仍然必須要緊跟他不放,也必須充分報導他的施政及主張。
話語權,在台灣從來都不必是「求來的」!
媒體競爭的現實充滿縫隙,只需要掌握「眼球的需求」,而不必然要遷就媒體的需求。
尤其「政治人物」和「媒體」都一樣,最後真正要看臉色的大老闆,是同一批人!「選民
/觀眾」才是真正值得訴求的對象!特別在網路社群發達的時代,縱使媒體本身有「惡意
態度」,也自然會有網民大眾進行強力制衡,甚至比媒體還更能還原真相。
媒體深深影響台灣社會文化各種的「不對勁」,柯文哲也表達過疑惑與自嘲。
如今的「媒體價值」與「政治價值」都一樣,在台灣都是同樣被誇大效應的結果。因此,
「不再遷就媒體」,或許才是幫助台灣媒體環境正常化的第一步。
針對TVBS與台北市府的長期友好關係,致使TVBS屢次在跨年晚會轉播的委員審查過程中總
能優先「提案得標」,柯文哲毫不遮掩的反對與批判態度,必然也將牽動後續各類「政府
媒體標案」的程序及風氣。
「用膝蓋想也知道有問題」!
這種語法,是柯文哲思考一個能13年得標的標案,當然「不對勁」的必然反應。
但不得不承認,無論外界如何引據批判,這確實是某種來自「接近大眾視角、基於普世經
驗」的思考模式。在此之前,台灣鮮少有政治人物有能力站在這個位置點上,呼吸並思考
。
由此並且隱然可辨,柯文哲確實有機會並且具備條件,開始逐漸擺脫藍、綠兩黨在台灣政
壇已然毫無創意且酸臭不可聞的政治思路。
只要柯文哲「不對勁主義」能夠真正保持下去!以更高的戰略方法,打破後續來自藍綠意
識型態對峙、民代利益團體圈圍的潛在阻力。
或許他真能幫台灣早已「掐住自己到快要窒息」的政治現況,加上葉克膜,帶來一股重新
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