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是各地的藍綠鐵票與中間選民比例表
綠營鐵票為在2008總統大選中依然投給謝長廷的票
藍營鐵票則為在2014地方選舉中仍投票給藍營縣市長候選人的票
中間選民則為2008總統大選投給馬英九,2014地方選舉投給綠營候選人的票
計算方法為[2014綠營勝票(若藍營勝則為負數)-2008謝長廷輸票(若謝長廷勝則為負數)]/2
不過這表對於中間選民的定義較廣,會因為自己陣營派出來的候選人太鳥等其他因素不投自己陣營候選人但也不投另一陣營候選人造成投票率下降的人,我就把他歸類為中間選民,
但因為計算方式之故,所以2008沒投總統票而2014投綠營縣市長候選人的票(即不鐵的綠票或2008-2014間才取得投票權的綠票)及2008投馬英九但2014沒投藍營縣市長候選人的票(即不鐵的藍票或2008-2014間因死亡或移民等因素而喪失投票權的藍票)雖會算入中間選民,但都會折半計算
也就是說,中間選民的數量為中間選民+(2008沒投總統票而2014投綠營縣市長候選人的票+2008投馬英九但2014沒投藍營縣市長候選人的票)/2
故以下所寫的中間選民數量與比例只能說至少有這麼多的非鐵票選民,實際上的非鐵票選民只會更多,不會更少(除非在2008-2014間才取得投票權的綠鐵票佔比太高,那這樣的話就等於是過度低估了綠營鐵票的數量)
也就是說問題會出在2008-2014間才取得投票權的人,因為沒有同時經歷過藍綠兩陣營的低潮期,所以只能假設為中間選民,但他們不無可能是鐵票
藍營悲觀版
http://i.imgur.com/rl73uZa.jpg
藍營樂觀版
http://i.imgur.com/2bh52PO.jpg
假設中間選民和藍綠鐵票的數量就大約是本表的數字
那從這兩個表可以發現,基本上只有金門,馬祖,南投跟台東是鐵藍區,除非藍營分裂,否則綠營沒有勝選機率
反觀綠營的鐵綠區則有雲林,嘉縣,台南,高雄跟屏東(剛好都是2005-2006綠營低潮期地方選舉守住的縣市),除非綠營分裂,否則藍營在這些縣市沒有勝選機率
而台北,新北,基隆,桃園,竹縣,台中跟澎湖則是藍大於綠,但是綠營如果掌握夠多的中間選民選票則可以翻盤...
(但竹縣跟澎湖藍大於綠極明顯但還不到藍營過半,即綠營如果拿到接近全部的中間選票才方得小勝,除非藍軍分裂)
宜蘭,彰化和嘉市則是綠大於藍,但是綠營如果掌握夠多的中間選民選票亦可以翻盤...
(其中宜蘭跟嘉市綠大於藍極明顯但還不到綠營過半,即藍營如果拿到接近全部的中間選票才方得小勝,除非綠軍分裂)
至於苗栗,花蓮跟新竹市則是在藍營樂觀版和藍營悲觀版中有較大的差異,這是因為在苗栗的康世儒,花蓮的傅崑萁跟竹市的蔡仁堅在藍營悲觀版中視為綠營,在藍營樂觀版則視為藍營
不過對苗栗跟花蓮而言,藍營悲觀版跟藍營樂觀版只是差在一個藍大於綠,一個則是藍營鐵票區而已
(雖然說根據經驗.普遍認為在單純藍綠對決的情況下,康世儒和傅崑萁所獲得的非綠營選票很難轉移到綠營候選人身上,除非綠營主動禮讓他們參選)
倒是新竹市就有不小的差異了,藍營悲觀版將蔡仁堅視為綠營候選人,因此新竹市的基本盤綠大於藍,只是中間選民占比特別高,故藍營若能掌握一定量的中間選票或綠營分裂,則藍營仍能勝選
而藍營樂觀版則將蔡仁堅視為藍營候選人,如此一來新竹市反倒變成了藍營鐵票區,而林智堅的勝選則以藍營分裂為許明財跟蔡仁堅兩個候選人所致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