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skWhat (問沙小......朋友)
2015-01-24 12:15:44不只是談判......
這種談判方式,沒啥大錯,目的是為了緩衝,因為直接
就最大的上來談,那成與不成,就沒的轉圜,談得成還
好,談不成,不但歹面相看,而且沒辦法收尾。
通常這些下面去談的,就是當黑臉的、按規定(條文、
合約)去談,談好OK,談崩了,至少,下次換趙惡人出
來談,雙方心裡也有個底,該讓什麼,該要什麼,最大
的、能做決定的,最後出來談,才能一次解決。
當然,如果談不攏,最後能拍板決定的這位,也就不會
出場,私底下喬好,最後的老大才會出場,免得出場又
談不好,那就只能撕破臉了。
※ 引述《Refauth (山丘上的長號手)》之銘言:
: 好像很多場合都會遇到這種情形。
: 開會的時候,在會場上的會出現不能做決定的人,
: 他的功能只是個傳聲筒和出氣筒,負責接受與會者的簡報和垃圾話這樣。
: 然後接著就會出現什麼談判破局有人被解雇、有公司被解約、有計畫案被丟進垃圾桶這樣
: 最近遠雄公司的開會態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 台北市政府遇到這種情況,看來除了跟遠雄解約別無出路了。
: 畢竟很明顯派小弟表示不屑繼續完成工程。
: 那麼,大巨蛋如果把它拆掉,是找外國的公司在原址重建一個新的大巨蛋比較好?
: 還是找外國的公司在別的地方建造新的大巨蛋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