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民主2.0」嗎?
柯文哲當時的重要市長政見之一,是交由i-voting來決定台北市內的局處長。政見
剛推出時,整個社會一片叫好之聲。
不過在實際作的時候,五個預備先實行i-voting的局處長,只剩下一個勞動局長,
同時好幾個局處長,都爆發一些爭議,包括勞動局、文化局的遴選委員會鬧出風波,
教育局長的遴選委員還直接說「不需要用民粹的方式來決定人選」。於是在此之後,
i-voting基本上就無疾而終了。
之前我有在版上寫了一些文章,討論i-voting這個制度的可能問題,這些文章版上
應該還找得到。由於實際發生的經過,我得到了一個論點是,遴選委員是整個問題所
在,特別是整個遴選委員會其實是黑箱作業的,很容易變成內定的人選。
當然照例,一堆人猛說我在「崩潰」,沒有什麼人想討論制度。關於柯文哲放棄了
i-voting改由遴選委員會來決定人選,標準的說法是「因為發現i-voting有問題所以
改採用遴選,這很正常」卻沒有人在意遴選委員這個制度的幾個可能的問題。
現在回到正題。
不管採用i-voting或者遴選委員,問題都是出在柯文哲本身沒有足夠的人脈去找到
正確的人來任用,只能以別人推薦的人選為基礎,來作有限的選擇。換言之,推舉圈
的規模形式,決定了柯文哲到底能夠用到誰。
因此,只要遴選委員的人選本身被限縮在特定的範圍內,柯文哲的人事任命就會走
向「酬庸」式的近親繁殖。i-voting時勞動局長、文化局長的爭議,都是相當類似的
情況:推舉遴選委員的人自己跳進去參選,並成為遴選委員圈選的人選之一。
接下來以遴選委員進行的選舉與任命,再也沒有成為公共議題。沒有人討論哪些人
成為遴選委員、哪些人成為人選,也沒看到誰再提到遴選過程的任何事。--不過,
也沒人會想抗議這類的黑箱作業就是了。
我看過有些人會這樣辯護,說人事任命本來就是柯文哲的權力,他本來就可以選他
要選的人,決定整個遴選的程序。這樣的說法當然沒錯,不過問題在於,當初的「民
主2.0」政見就是訴求權力下放,讓人民獲得至少部分的政治權力,同時也強調整個選
舉的過程能夠公開透明。
現在還有人真的在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