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inmar (tinmar)
2015-04-10 19:29:36世界各國大多十八歲就能投票, 台灣是少數例外. 兩黨有共識
透過修憲讓民眾十八歲就能投票. 但是民調長期趨勢是民眾總
是過半反對十八歲就能投票.甚至TVBS民調, 15-19歲的民眾也
過半反對十八歲投票.
當然, 這與台灣是傳統社會有關, 例如反對廢死, 反對通姦去
罪. 十八歲對民眾而言仍然太小, 直覺上會認為不該投票, 這
反映出台灣民眾太把小孩媽寶化, 不讓他們有獨立思考.
不管如何, 多數民眾反對十八歲投票, 具有兩個意涵:
1.消極民意與積極民意的差別. 多數民意雖然反對十八歲投票
, 但沒動力上街反對, 所以這類消極民意很容易被忽視. 若
是修法廢死, 那麼很多人會站出來反對, 這就是積極民意的
作用. 正是因為如此, 公民團體敢施壓兩黨修憲十八歲投票
, 但絕不敢施壓修法廢死.
民意是很奇妙的東西, 你能控制時就操控之, 所謂民粹. 你
不能操控時就忽視之, 所謂黑箱. 所以, 絕對不要相信政客
公民團體婉君會真的在乎民意. 但是消極民意會被忽視也是
活該, 因為不發聲, 當然沒人理. 很多事會從少數民意變多
數民意, 就是從少數人很大聲開始. 同理, 消極民意要被重
視, 這些民眾必需變很大聲才行. 六成民眾支持恢復聯考,
但大家不願上街遊行表達也沒用.
2.不過, 多數民眾反對十八歲投票雖是消極民意, 但這項修憲
要經公投, 這些民眾萬一投反對票, 那兩大黨豈不糗大? 這
就與公投門檻無關了, 畢竟是兩大黨共同修的憲, 支持者若
贊成, 應很容易過門檻. 兩大黨若真要推動這項公投, 可能
要注意到這一消極民意的存在, 以免到時意外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