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事前的起源是小學生割喉案
而造成這件悲劇的是一個精神變態的兇手
而能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分兩個層面:
1.治本: 增加教育和社會照護,減少這種精神變態的人
2.治標: 增加學校防護
以上都是大工程,都需要很多的時間和金錢
這件事從頭到尾跟廢不廢死個關聯性實在不怎麼相關
能連結到廢死問題主要是因為這個凶手泯滅人性,罪該萬死
還說自己想死但卻不敢自殺的言論(應該是種規避責任的話術)
一說到判決死刑,就有人藉題發揮提起這個舊問題:「廢死」
不過這個社會需要判死刑的案件實在也不只這件事而已
製造一堆毒食品荼害全台灣民眾的人該不該判死刑?
為了利益偷工減料製造危險建設的貪官和奸商該不該判死刑?
兇殘利用公權力鎮壓民眾的兇手該不該判死刑?
............
這個社會發生過比這個還兇殘的事件
但是為什麼都沒提到廢死,這不是很奇怪嗎?
說到廢死,KMT和DPP兩邊都有部分的人是主張廢死的
而且這兩黨以前幾乎沒人提過反廢死這種主張
因為死刑一直存在,廢死根本還沒成功
哪裡需要立個反廢死的法律?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總之,不管是哪一邊挑起的,挑起的人都是笨蛋
在這個風火頭,挑起廢死是種七傷拳,損人損己
因為兩邊陣營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對方政治人物曾經支持廢死的言論
我認為要挑起廢死的最佳時機點
應該是在社會發生假釋的殺人犯再犯的時候
這時候要來抑制廢死團體是比較好的時機點
因為到時候的社會輿論壓力會讓廢死團體比較難出頭
這時候要求加強死刑的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的阻力會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