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nk70286 (Kingsman)》之銘言:
: 想討論的是候選人之間對於經濟的論述
: 洪秀柱
: ...開放、競爭和創新是臺灣過去創造經濟奇蹟的三大精神要素,
: 也因為這三大要素的弱化,造成臺灣經濟遲遲無法突破困境。面
: 對來自外在環境與內在結構的挑戰,我希望能夠重建臺灣經濟這
: 三大精神要素,塑造一個制度與國際接軌、企業公平競爭、適合
: 產業創新發展的經濟環境,讓民間與市場的力量充分發揮,開創
: 臺灣經濟新局。
這裡提到開放、競爭、創新,
大概指的多半是自由經貿園區吧.
這裡講的不夠清楚, 方向上也不夠明確,
以台灣現況來說, 應該要著重在創新這個地方,
所以他應該說建立競爭平台, 鼓勵創新, 促進產業升級.
但他沒這麼說, 顯示他只想到簽個FTA、弄個自貿區,
其他就交給老天了.
整段看完我會覺得他沒捉到重點。
: 蔡英文
: ...自上世紀整個經濟擴展模式沒有改變過,需要新經濟發展的
: 模式,這就是要跟社會溝通。而「新經濟發展模式」就是在經濟
: 發展同時也要達到創新、創造就業及分配的效果,尤其中小型企
: 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必須由下而上,國家要集中力量,讓
: 經濟轉型加快。
: 針對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配合策略性的基礎建設,來改變台灣
: 的經濟體質及產業競爭力。這包括,數位化的基礎建設、多元水
: 資源開發、新能源開發、智慧交通系統,乃至於都市更新、公共
: 住宅、照顧設施的設立,都是未來10年的關鍵公共投資。
: ...以「創新、就業、分配」三大主軸,積極和社會展開對話,
: 共同打造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藍圖。
蔡英文基本上重點全提到了,
創新和分配兩個最主要問題,都放在政見最重要的位置.
部分其實和洪的主張類似, 他說由下而上,
意謂著不是由政府主導,而是透過競爭的方式引導產業升級.
基礎建設有特別強調數位化,
有捉到未來的方向, 這應該是要追上中國在物聯網方面的發展.
分配的主題倒是沒有提到, 這部分需要透過稅改,和一些其他制度面的改革.
: 宋楚瑜
: 未來政府應輔導國內營造業與中國輸出入銀行等公、私銀行合夥,
: 仿大陸亞投行,成立「準東南亞基礎建設銀行架構」,為台灣經濟
: 引入活水。
: 策略性帶領產業走入國際,可學習韓國FTA策略;對內政府應協
: 助弱勢產業轉型,重振中小企業。
: 不知道大家對於政策面是怎樣的看法?
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老頭, 他應該不知道亞投行是什麼.
至於後面的主張和上面兩位不同,
這裡是主張由上而下的方式協助產業轉型,
但如果要由上而下的話, 主軸應該不是在中小企業身上了.
毫無疑問, 我比較喜歡菜的論述,
重點都有捉到, 也大致看得到方向,
唯一可惜的是沒提到如何解決分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