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李登輝:政府一再漠視再生能源發展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15-08-30 07:01:36
1.轉錄網址:http://www.twimi.net/detail.php?mid=3229
2.轉錄來源︰獨立媒體
3.轉錄內容︰2015-08-29
李登輝:政府一再漠視再生能源發展
https://youtu.be/unSZSGK4AL0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8/29)應邀出席「台灣氫能經濟發展策略論壇」,他表示,
政府應該檢討取消能源密集產業的補貼與優惠,加強污染查核,促使產業效率提升。
他批評現在政府一直漠視再生能源的發展,
二○○九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忽略了再生能源「優先上電網」的重要,
留給負責買賣的台電裁量空間。
李登輝認為,如果要讓再生能源健全發展,
應該限期把台電拆解成輸配電的公司與不同形式的發電公司;
台灣必須加速台電的民營化,積極加強電力自由化的發展。
他說,能源問題就是發展問題,全球暖化是全球性的迫切問題。
台灣缺乏再生能源政策,政府應思考發展在地自主能源,
台灣能源問題的核心是缺乏「實踐的政治決心」。
李登輝說,過去經濟發展思維,忽略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的永續觀念;
長期剝削環境資源的結果,導致「利潤私人化、汙染社會化」,
嚴重迫害環境生態與國人健康。
這個結構不僅加深台灣對於進口能源與核能的依賴,也妨礙台灣轉往綠色經濟的發展。
李登輝致詞全文
林理事長(志隆),各位長期關心台灣再生能源科技發展的女士、先生,大家早安,
大家好:
登輝今天很高興,應「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邀請,
參加「台灣氫能經濟發展策略論壇」活動,與大家共同探討國際能源新趨勢,
以及在二十一世紀國際能源戰略佈局中,台灣再生能源開發的對策。
登輝要強調的是,能源問題就是發展問題!
在登輝所著的《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一書中,
就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發展即自由」的論述,
強調經濟發展應該超越以物資金錢所得為唯一衡量標準的「唯物發展論」,
要為人民爭取更多的政治、經濟的自由選擇權,
也就是以「政治自由」、「經濟能力」、「社會機會」、「課責透明」與「安全保護」
等互為表裡、不可切割的目標與手段為基礎,確保其他價值目標可以獲得實現。
登輝認為在「發展即自由」的架構上,還必須加上「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
能源問題也應該從「發展即自由」,配合重視生態環境所建構的價值體系出發,
透過對國際政經局勢消長的動態評估,才能為台灣應有的發展途徑找出明確的方向。
一、氣候生態變遷的迫切危機
自工業革命後近兩百年來,由於人類的產業活動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已造成大氣中的「人為溫室氣體」(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濃度
大幅提高,造成全球氣候暖化效應,對全球氣候與生態環境產生破壞;
像台灣的暖化現象,
從氣象局的台北、台中、台南、恆春、台東、花蓮等六地具一百年以上完整觀測記錄
的氣象測站資料計算數字顯示,
從一九八○年至二○○九年近三十年的時間,氣溫的增加明顯加快,
每十年的上升幅度為零點二九度,幾乎是台灣百年趨勢值的兩倍。
另外在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也是呈現成長趨勢,
從一九九○年一百三十六點七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上升至二○一二年二百七十點七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計成長百分之九十八點一。
二○一二年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二百五十六點六一百萬公噸,
占全球排放總量的百分之零點八一,全球排名第二十四位;
每人平均排放量為十點九五公噸,全球排名第二十位。
根據科學研究結果,天然災害與氣候變遷有很大的關係,
近年來全球陸續出現極端異常的氣候,
世界各地皆因颱風、洪水、地震或火山爆發等天然災害,
而造成無法彌補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二○一四年在德國柏林發布報告指出,
當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水準上升攝氏二點五度,
全球國內產毛額(GDP)將損失百分之零點二到百分之二;
例如,二○一二年全球GDP為七十一點八兆美元,
損失百分之二意味全球經濟產值將降低一點四兆美元。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並預測二十一世紀結束前,
小麥、稻米、玉米等主要糧作平均收穫量可能每十年減少百分之二;
然而到二○五○年前,全球糧食需求可能每十年就攀升百分之十四。
由於體認到全球暖化是一個全球性的迫切問題,
聯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的減緩策略,包括:
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
如何透過社會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使人類能夠適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
在極端天氣事件與暖化效應下,持續謀求生存、生活與發展。
二、台灣的能源危機與缺乏再生能源政策
台灣是少數能源完全仰賴進口的國家,所需煤、油、天然氣與鈾來源集中在少數國家;
根據國發會的統計,台灣購買能源的支出占進口值從二十年前的百分之八,
增加到二○一二年的百分之二十五,相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四點四七!
沉重的能源負擔侵蝕民眾「經濟能力」、「社會機會」,威脅個人「安全保護」,
讓國家政經風險徹底暴露。
台灣沒有自產能源,政府卻堅持乙烯、粗鋼等初級產品「自給自足」,產業規模擴充,
能源消耗從二十年前占消耗總能源的百分之二十八,增加到今日的百分之三十八,
GDP的貢獻卻仍只有百分之四。
電力消費也類似,幾十年來工業與電廠自用一直耗用總電力的六成,
比率遠比OECD國家平均三成高出許多。
二○一一年台灣平均個人年用電量排名全球第十一,在台灣前面的美、加等國,
多是自產能源比例高的國家﹔
經濟部二○一一年初提出的《能源發展綱領》,
預估二○二○年用電需求將再增加百分值之四十,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此外,台灣製造業污染環境造成的社會損失沒有列進成本,
政府還提供優惠、補貼鼓勵能源密集產業;
消費環境與稅金補貼讓能源密集產品在市場具競爭力,誘使過度生產,
消耗過多能源與水資源。
政府應該檢討取消能源密集產業的補貼與優惠,加強污染查核,促使產業效率提升。
我們過去的經濟發展思維,忽略了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的永續觀念;
長期剝削環境資源的結果,導致「利潤私人化、汙染社會化」,
嚴重迫害環境生態與國人健康。
這個結構不僅加深台灣對於進口能源與核能的依賴,也妨礙台灣轉往綠色經濟的發展。
三、政府應思考發展在地自主能源
政府應加強思考發展在地自主能源的好處:
如可以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減輕國際能源價格變動的衝擊,
提昇政治自主性與能源安全;
並且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氣候變遷;
同時減少污染排放,可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節省民眾醫療支出;
以及具有節省進口能源支出,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等多重戰略價值。
再生能源對台灣最獨特的意義,
在於它可填補台灣天然資源匱乏、只能依賴進口石油或者發展核電的刻板看法。
從國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太陽能、生質能與風力發電三大領域來看,
台灣的天然資源非常豐富,若能妥善發展,我們不僅可減少進口石油或依賴核電,
更能建立新興產業,出口相關設備與技術。
瑞典與丹麥在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開始對依賴石油發展的模式心生警戒,
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的研發與運用,特別是丹麥,即使擁有北海油源,
也積極發展風力與沼氣發電。
這些國家積極維護能源自主性與經濟永續發展,
不因國家小、人口少而喪失走在世界前端的志氣,長期投入研發,
善用法律架構與市場機制來創造供給與需求,因此今天才能在綠色科技締造非凡成就。
非常遺憾的是政府一直漠視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太陽光電為例,
台灣是全球太陽能面板產量第二高的國家,
但至今太陽能發電量不及總電量的千分之一點五,
輸給高緯度、低日照的德、法、日、韓與烏克蘭。
二○○九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忽略了再生能源「優先上電網」的重要,
留給負責買賣的台電裁量空間。
事實上,台電公司發電設備過剩仍持續發展大型電廠計畫,
可能不樂見再生能源電力分享顧客。
如果要讓再生能源健全發展,
應該限期把台電拆解成輸配電的公司與不同形式的發電公司;
前者不發電,可避免球員兼裁判的困窘;
分開的各類發電公司必須與同型民營電廠競爭,成本透明,效率才會提昇。
台灣必須加速台電的民營化,積極加強電力自由化的發展,才能減少浪費與提昇效率。
四、氫能源的應用與前景
登輝過去經常提到氫能源的發展,因為氫是潔淨的燃料,不會排放二氧化碳,
有助於改善大氣層的溫室效應,對環境保護的效益無可計量。
對於能源產業發展,氫的產製成本最為關鍵,
如何尋求生產大量且便宜的氫能源是最為重要的課題。
製造管道包括:
天然氣、汽油、煤等方式,或是採電解水的方式進行。
台灣東海岸外有黑潮經過,黑潮是一種穩定的洋流,
是否可能以船載洋流發電機至黑潮處,透過電解水方式大量產製氫氣,
讓黑潮成為台灣再生能源的一個選項。
如何透過大量且成本低廉的氫氣的生產,推動我國氫能源工業,
都必須有勞在座各位先進努力。
有關氫能源產業從氫的生產、運送、儲存及相關運用,如汽車、家用等,
其研發規模龐大,也引起各國政府的積極重視與研究投入。
亞太地區二十一個經濟體組成的亞太經合會(APEC)所轄之能源工作小組,
這幾年來也提出不少有關發展氫能源的研究報告,
並積極鼓勵區域內各經濟體把發展氫能源列為新的能源政策。
登輝要呼籲政府,台灣應檢視本身的優劣勢,找出整個供應鏈中可以發揮的位置,
積極爭取國際分工的機會。
四、台灣能源問題的核心:缺乏「實踐的政治決心」!
去年李登輝基金會舉辦「國際能源論壇」,登輝在閉幕時特別強調,
全球政經體系正在重整轉型,台灣要重建以經濟安全為核心的永續發展體系,
必需儘快提高能源自主;
過去幾次全國能源會議,一再提到傳統能源的昂貴、可能供需失調與氣候變遷等因素,
對台灣經濟與環境的衝擊;
但因為領導者「缺乏實踐的政治決心」沒有採取行動,至今仍是只有空談,
國家一樣沒有進步。
登輝非常肯定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能夠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共同討論,
寄望這樣的平台能引發各界對台灣未來能源發展的關注,
共同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尋找出路。
最後,感謝所有與會來賓的參與,
由於大家在業界、學界的推動催生、宣導教育才讓台灣再生能源的種子發芽,
展望未來,仍必須靠大家共同打造「新低碳生活家園」的願景,謝謝大家,祝大家平安!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15-08-30 07:06:00
再生能源沒錢可挖 還是核能比較有利潤
作者: leontj (leon￾ [D)   2015-08-30 07:07:00
台灣不是很多蚊子工業區嗎?租給台電做太陽能發電啊再生能源需要很多有創意的做法
作者: uku (反轉 )   2015-08-30 09:20:00
是呀,12年日執期間做了什麼?綠色執政時期,除了貪錢,還有什麼?
作者: walter41 (walter)   2015-08-30 09:47:00
所以他在任時做了啥?
作者: sligiho (六年級大叔)   2015-08-30 13:00:00
登輝在任時,隨手拿五百萬給宋繼任的阿扁,陷入貪汙風暴如果說李登輝一毛都沒貪,我自切最長那根
作者: zerowingtw (.....)   2015-08-30 13:32:00
說的對,先把你李這條日本狗拿去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