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藍營基本盤到哪裡去了?

作者: PeterPa (吃比瘦更有福)   2015-12-01 08:07:28
探討國民黨基本盤為什麼消失,就要去分析台灣選民結構
在過去一直都認為是64的藍綠基本盤,
其實應該猜解成兩到三成的深藍以及兩成左右的深綠
所以最後才是影響大局的五到六成的中間選民,
所以才能夠解釋為什麼阿扁能夠勉強過半贏得04的大選
但在08的大選卻是馬拿下近六成的選票
這些人並不是基本盤的移動,而是依照他們自我的判斷來投下手上那張選票
那所以為什麼去年1129以及最近民調會如此的落魄
我認為這群五到六成會改變投票意志的選民,主要都是偏保守在乎經濟發展的選民
所以不會有什麼含恨含淚投票的意志
那這群選民過去多數會支持國民黨的原因就是,國民黨能夠給予他們好生活
他們就想像著過去七零八零年代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
所以在08年的選舉,大舉往國民黨身上投,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阿扁讓他們荷包扁扁
然後很明顯地在12年已經少了80萬票,有些人夢醒了,
發現國民黨依舊沒有辦法給他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從各種薪水調降開始
最後我不知道各位版友有沒有注意到前些陣子的數據,
主計處公布就業人口中薪水未滿三萬約莫四成而薪水在三到五萬這個區間占了另外四成
就可以發現有八成的就業人口薪水是不到五萬元的
那很清楚知道不到五萬元的生活其實是很難熬的
所以當國民黨持續在大力打著經濟牌兩岸牌穩定牌的同時
這群人看著自己手上的薪水依舊未滿五萬,就會開始反思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所以這就是互相配合的結果,當這些人開始找尋原因後
主要就是網路傳播這個部分讓國民黨完全無法掌握
隨著懶人包以及更多新聞以及過去政治人物所說的話一一被鄉民們翻出來檢驗之後
就會發現國民黨內部許多的問題
最後就是這群人看著自己的荷包跟國民黨人的荷包開始越差越多
當然這一票怎麼樣都投不下去
這就是為什麼去年柯文哲能夠大勝連勝文的原因
也是為什麼去年1129的所有現象來做解釋
如果今天月收入平均可以在七到八萬
我相信多數人的說法會是,政治那麼無聊骯髒幹嘛去講去管
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阿,票投哪一黨都沒差,然後繼續投給國民黨
反正他讓我過好生活,這才是能夠影響選戰最後結果的那群五到六成中間選民的思維
最後可以去看看風向的改變,尤其是聯合報底下的留言
這是我在前兩三個月完全看不到的風向
當哪時候中時以及雅虎也都開始五五波之後
這次民進黨立委應該可以上看70席而國民黨可能要保30席
※ 引述《Kevin1103 (再研究看看......)》之銘言:
: 這些人不是消失不見, 也不是隱藏不表態
: 而是過去KMT賴以維繫統治的恩庇侍從體制, 正在快速崩解中
: 剛好這幾年又遇上關鍵的轉折點, 就會出現目前大家所看見的情況
: 從小到大, 我看台灣的選舉大概有25年左右的時間...
: 印象所及, 在宋楚瑜第一次選台灣省長的前幾年,
: 他還在擔任國民黨秘書長時, 我就已經很堅定的在反KMT了(那時還在唸小學)
: 印象中, 那時開票都要開到很晚(10點多票還沒開完...)
: 所以我可以說是從民進黨基本盤三成邊緣,
: 一路看著民進黨到現在基本盤逼近五成,
: 理所當然的, 看民進黨敗選, 對我而言是常態
: 偶爾幾次大勝, 那是欣喜到不行的情況
: 看選舉看久了, 我開始會想, 為什麼民進黨的票就是這麼低
: 國民黨爛歸爛, 為什麼總是能夠維持一定的基本盤
: 國民黨的票是從那裡來? 這個問題, 我曾經思索過非常久的時間
: 我當然知道外省族群, 軍公教既得利益階層是國民黨的鐵桿票源
: 用日本戰國大名的權力體系來說, 這些人差不多就是旗本的位置.
: 可是這些人的數量, 很明顯的不足以讓國民黨維持穩定過半的統治基礎.
: 後來我發現媒體引導議題, 控制輿論的力量
: 這可以讓國民黨掌握許多優勢
: (類似籃球場上八個打五個的概念)
: 但這仍不足以全面解釋國民黨享有的過半統治實力
: 因為國民黨透過媒體所能影響的,
: 大部份都是一些不太擅於辯證思考的訊息接收者,
: 這類人又多半是傳統黨國填鴨教育下的產物.
: 但是在上述兩種人以外, 國民黨仍有為數不少的支持者
: 這些支持者, 又是從那裡來的呢? 我開始思索這個問題
: 這些人是大中國主義情懷的支持者嗎? 感覺不像
: 這些人是容易被媒體帶風向的那群人嗎? 感覺也不像
: (這些人很多是媒體的絕緣者)
: 後來我找到問題的徵結了
: 這些人多半是靠傳統基層的社會人際網絡在作聯結的
: 國民黨是透過這些基層的社會人際網絡中的意見領袖, 對這些票源進行控制
: 也就是俗稱的樁腳
: 這些人可能不一定懂什麼是大中國,
: 也不一定聽得懂媒體上包裝過的正反意見陳述,
: 這些人懂的是基層鄰里中, 隨處可見的人際聯結
: 而國民黨靠的是他控制了由上而下的資源分派,
: 控制由上而下大大小小的各種樁腳, 再進一步把控制力延伸到底層的群眾
: 如果前述的外省族群, 軍公教是所謂的旗本, 譜代的話,
: 那這些人大概就是居於外樣的地位.
: ======
: 外省族群(旗本)
: 軍公教(譜代)
: 地方樁腳(外樣)
: ======
: 理解了這點之後, 就可以解釋台灣的政治版圖
: 為何可以在短短的二十幾年, 從原本的北綠南藍, 變成後來的南綠北藍
: 國民黨的優勢選區, 一旦逆轉, 就很容易形成不可逆的狀態
: 關鍵就在於他喪失了分派資源的權力
: 舉例來說, 以現在的眼光大概很難有人相信,
: 當年陳水扁選台南縣長, 是敗選的
: 而民進黨掠取政治版圖的基本模式大概是這樣,
: 1.國民黨內地方派系內鬥, 導致黨外勢力取得地方上的統治權
: 觀察國民黨在地方的統治, 大致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 為了避免地方勢力團結起來, 對抗中央的黨國集團,
: 國民黨在每個地方固定都會培殖兩到三個派系,
: 透過分而治之的控制方式, 避免他們形成比較大的力量,
: 進而弱化國民黨對地方的控制力, 這是很典型的外來政權思維模式
: 2.民進黨開始崛起後, 國民黨開始漸漸喪失對地方的控制力
: 國民黨透過扶殖不同派系, 對各地分而治之的情況,
: 在解嚴之後, 由於各地方派系的內鬥, 漸漸給了民進黨在各地的可乘之機
: 各個地方開始出現綠化的情況
: 最早綠化的縣巿分別是宜蘭縣(陳定南), 以及高雄縣(橋頭事件.黑派.余家)
: 接著是台南縣巿, 屏東縣, 嘉義縣乃至整個南部
: 3.綠色執政斬斷了國民黨對該地區資源分派的臍帶, 甚或建立綠色臍帶
: 必須說明的是這種臍帶供輸的斬斷, 並不是全有或全無的情況,
: 而是程度大小的差異, 而綠色執政在斬斷臍帶的同時, 也會建立自己的供輸鍊
: 理解了以上幾點後, 就不難理解為何民進黨在拓展政治版圖的過程是由南而北
: 而非以民進黨最初的發源地, 台北巿為中心向外擴張
: 被民進黨打下來的江山, 經過一段時間的統治後,
: 為何會形成國民黨難以光復的這兩點特徵?
: 關鍵就在於國民黨在各地方票源組成結構的不同
: 以國民黨的大本營台北巿為例,
: 台北巿是外省族群(旗本), 軍公教(譜代)佔人口比例相當大的地方
: 於是乎, 這個地方對民進黨而言, 自然是KMT難攻不落的伊謝爾倫要塞
: 相反的, 南部縣巿對國民黨而言, 地方派系(外様)的佔比相對較大
: 只要民進黨能夠在這些地方, 有效地斬斷國民黨對地方的資源供輸
: 就有機會在攻下灘頭堡後, 建立長期陣地.
: ======
: 六都改制後消失的鄉鎮巿
: 國民黨對地方人際聯結的資源供應鍊, 我認為最基層是以鄰里為單位
: 往上是鄉鎮巿長, 基層民代的層級, 然後一路往上
: 六都改制後, 過去透過選舉產生的鄉鎮巿首長, 基層民代層級
: 被官派的區長所取代, 一定程度弱化了這條資源供應鍊的末梢結構
: 原本由鄰里向上到鄉鎮巿長, 民代的層級, 現在直接跳到議員的層級
: 一則範圍太大, 議員的觸角有限, 二則人與人間的情感聯結較為薄弱
: 這可以解釋兩次五都巿長選舉, 國民黨由苦戰變成慘敗的局面
: ======
: 新舊媒體對言論解釋權的競爭
: 這部份前人論述已多, 這邊不再論述.
: 簡單講結論就是, 國民黨正在喪失傳統媒體所能帶來的優勢能量
: 而這又跟人口結構轉變, 年輕人訊息接收習慣方式的變化相關
: ======
: 於是我們可以發現, 國民黨在三種主要票源幾乎不約而同的受到挑戰
: 1. 外省旗本
: 由於老一輩人口快速凋零, 新一代年輕人對自身土地的情感聯結
: 漸次超越老一輩的大中國情感聯結
: 2. 新舊媒體之爭
: 國民黨無法享有既有的巨大媒體優勢, 替他擦脂抹粉, 對年輕人的控制力下降
: 3. 基層人際聯結取向的控制力正在快速消失, 一方面是控制領域逐一被攻陷
: 一方面是社會結構在轉變中, 對中老年人很有效的這一套,
: 對以小家庭為主的年輕人而言, 這一套越來越沒用
: 這樣東扣西減之後, 國民黨就變得越來越需要倚賴傳統外省族群跟軍公教的支持
: (旗本+譜代), 路線走向也就因此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 最後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這種半死不活的情況
: ======
: 至於馬英九上台後, 國民黨表現得很爛種種
: 我倒認為這並不是問題的主因, 因為在我眼中, 國民黨一直都很爛
: 從來沒好過, 很爛一直都不是國民黨喪失統治權的原因
: (馬英九在台北巿長任內一樣幹得很爛, 但他選台北巿長還是躺著選)
: ======
: 當時想通國民黨透過基層人際連結, 把控制力延伸到最基層時
: 我曾興奮了一下, 以為是一種獨到的看法
: (我從未在政論節目上看過這種有系統的分析)
: 後來我才知道在二十幾年前, 就有個人針對這點寫過論文作完整的論述了
: 那個人叫林佳龍...
: ※ 引述《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之銘言:
: : 朱立倫的民調一直很穩定 穩定的低
: : 從他取代洪秀柱之後,民調一直在20%左右徘徊,最高的時候也只有20多%,上不去30%
: : 最近王如玄爭議大,他的民調再次跌破20%以下
: : 這讓人不禁好奇 過去的藍營支持者到底哪裡去了
: : 就一個長期的趨勢分析來看,藍營支持度其實是相當穩定的,在40%~50%
: : 但近2年來,特別是九月政爭以及318太陽花學運之後,似乎整個崩解了,以致於去年慘敗
: : 這批人是那些人,更具體講就是2004有投給連戰、2008有投給馬英九、2012投給馬英九
: : 2004年連戰拿644萬票,2008馬英九拿765萬票,2012馬英九拿689萬票,
: : 換算的百分比是49.9%、58%和51%,和朱立倫的20%差了至少30%以上。
: : 也就是這些傳統的藍營支持者、或曾經投藍的人,這次不再挺藍了。 問題來了,
: : 投過這些票,蓋過印章的人,怎麼會忽然消失不見了呢?當然這些人應該大多數還在台灣
: : 別的不說,就是那689萬人恐怕也有很多轉向或不表態的人。
: : 請問這30%的人到底去哪裡了呢? 版上人數不少,有人認識或本身就是『30%之一』嗎?
: : 大家覺得,藍營『消失的30%』究竟在想什麼呢?是什麼心態讓他們不再挺藍了?
作者: CavendishJr (花學姐最高)   2015-12-01 08:11:00
推,經濟好真的不會讓人想改變
作者: gn0481914 (胖胖)   2015-12-01 08:15:00
如果只看中央社跟中國時報 你會覺得現在經濟很好喔
作者: PeterPa (吃比瘦更有福)   2015-12-01 08:18:00
但是我就說了可以看看聯合跟yahoo的 如果這兩邊都開始改變風向之後,那真的就更多數偏藍選民是徹底失望的
作者: lion198 (n/4)   2015-12-01 08:20:00
基本盤 就如同財經官員口中的台灣經濟基本面 不堪一擊
作者: bearq258 (bearQ)   2015-12-01 09:27:00
八年前月薪五萬很好用兩夫妻如10萬月薪房子車子不是問題還可週週吃大餐,現在物價連房子自備款至少要200-300萬跟連飲料都貴一倍、肉燥飯至少漲價50%
作者: apple00 (冒號三)   2015-12-01 10:15:00
眷村牛肉麵一碗150 基本工資連吃一碗麵都不行你跟我說經濟好可是我肚子餓 騙誰呢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15-12-01 10:23:00
yahoo離選己還有段時間時,主要留言的幾乎都是XX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