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某些人從哪裡誤解的...
首先聲明「我們從不覺得自己高尚」
綠社盟的候選人基本上都是從社會基層出來參與政治,
目的是為台灣的弱勢族群發聲,以及倡導永續環境、勞工權益等議題。
我們跟藍綠有很大的差異是在對財團的態度,
利益交換在藍綠營中一定有,只是程度的差異。
而我們絕對為人民服務,如果有財團要對我們進行利益交換一律拒絕,
這是為了維持我們的目標,收了錢就一定無法達成。
但這堅持也造成了我們競選時的艱困,因為從廣告宣傳到保證金處處需要錢,
少了財團和企業主的援助大幅提升了選舉的難度。
回到主題,如果民進黨做了決策我們就得全盤接受,這樣不就喪失了黨的自主性?
如果我們不與藍綠劃清界線,
支持者怎麼還會相信我們是跟他們站在一起的?
要如何確保我們不會跟藍綠一樣變得無法傳達底層人民的聲音?
所以可以與藍綠交流但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原則也是策略,為了區隔出選票的差異
性。
不可避免地,民進黨為了選情會找綠社盟合作。
若報導皆為真,李晏榕被邀請以民進黨的身份參選,范雲被列入DPP支持名單。
如果李順理成章加入民進黨,選贏了再回來綠社盟,那她豈不是有了DPP支持者的壓力?
范雲被列入支持名單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是說完全不要民進黨支持者的選票,
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喪失原本支持者欣賞的價值,也就是為弱勢發聲的堅持。
如果任何人欣賞我們的理念且願意支持的話我都樂於見之。
相信高層總是煩惱著如何兼顧這兩者,
要避免什麼動作才不會激怒民進黨支持者,又要怎麼合作才不會喪失其自主性。
每個黨都有自己的難處,而在野合作是共同的目標,大家也都是為了台灣好。
替綠社盟團隊說句話:
「正因為我們不卑不亢,才更能為人民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