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觀點:親民黨政治光譜之辯
原本屬於藍營的親民黨,今日是否還屬於藍營,或者已變為綠營,頗有爭議。雖然台灣主
流媒體與許多人仍將親民黨歸於藍營,但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包括知名學者邱毅)、觀察
家等不再視親民黨為藍營,認為已「棄藍投綠」或「由橘變綠」。那麼,如何判斷親民黨
的政治光譜與政治顏色,不僅涉及對親民黨性質的準確判斷,而且涉及對藍營基本盤與臺
灣政治力量對比的判斷,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
從近年親民黨與民進黨、國民黨的互動關係觀察,顯然親民黨與民進黨相互合作,建立了
另類「戰略同盟」關係。親民黨與民進黨一起,共同強烈批判、攻擊國民黨與馬英九,甚
至其火力猛烈程度不亞於民進黨,成為國民黨在選舉中接連大敗的原因之一。在近年立法
院與地方議會相關法案或決議中,親民黨也與民進黨站在一邊,相互合作,共同對付國民
黨,制衡馬英九,並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2014年底九合一與今年初立委選舉中,也是親民黨與民進黨合作,尤其是在臺北市區域
立委選舉中,親民黨與民進黨進行「戰略性合作」,民進黨在第四選區不推出人選,共同
支持親民党候選人黃珊珊,而且蘇嘉全等公開為黃珊珊月臺,呼籲支持。同一選區的國民
黨候選人李秀彥在平面媒體刊出半版圖片與文字公告,認為親民黨已經「變綠」,與民進
黨合作共同對付國民黨,最後才得以險勝。同時,親民黨政治精英對馬、蔡的態度也可發
現,親民黨強烈「批馬護蔡」,尤其是從未對民進黨與蔡英文的「台獨」言行有任何的批
評。
親民黨也與「白色力量」、綠社盟等政治勢力關係密切,相互合作。在九合一選舉尤其是
臺北市選舉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沒有支持藍營的連勝文,而是公開支持「名白實綠」的
「白色力量」領袖柯文哲,柯文哲也為親民黨縣市議員候選人站臺支持。選後,親民黨主
席宋楚瑜被柯文哲聘請為市政府總顧問,實現了「橘白合」或「橘綠合」。事實上,近年
來,親民黨一直公開支持所謂的「新公民運動」,包括「太陽花學運」與「反課綱運動」
等,等於親民黨在一定程度上認可臺灣社會出現的「反中」與「頌殖」思潮或主張。
在最關鍵的統獨立場與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上,親民黨的立場與表述日益衝突或矛盾,其矛
盾的背後正顯示了親民黨實質政治立場的變化。親民黨曾提出「一中屋頂」主張,有時會
講堅持「九二共識」,認同中華民國,有時也會表示反對「台獨」。但另一方面,親民黨
的所作所為,卻與這一立場是相反的,是矛盾的,有強烈認同「兩國論」的趨勢。
最令人驚訝的是,日前筆者從時代力量新任立委黃國昌的一次談話中瞭解到,親民黨公開
支持具「兩國論」性質的民間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黃國昌表示,「在太陽花學運
期間,民進黨與親民黨都簽字,同意民間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而民間版的「兩
岸協議監督條例」對兩岸的定位是「臺灣中華民國政府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那
就是說,宋楚瑜與親民黨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即接受了「兩岸是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
」立場。
由於親民黨在具有「兩國論」性質協議上簽字一事,外界知之甚少,大陸更是瞭解不夠,
今天這一事件的公開,已可以確定親民黨已徹底「綠化」。事實上,在去年下半年臺灣爆
發的反課綱活動中,宋楚瑜與親民黨也公開支持「反課綱」行動,這絕不是藍營的立場。
「反課綱」問題的核心是,他們否認日本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認為慰安婦不是被迫的而
是自願的,這直接涉及殖民地史觀與統獨史觀等重大問題。
可以說,大量事實說明,親民黨已不應再視為藍營,應屬於綠營,至少是「非藍營」。如
此一來,在分析臺灣政治生態、政治結構尤其是藍營基本盤時,就不能輕意將親民黨視為
藍營,不能將宋楚瑜的選票視為藍營基本盤的一部分,至少應屬於「非藍非綠」。如果這
一分析與認定成立,則表明臺灣政治光譜與政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與臺灣整個社會的
「綠化」趨勢以及國民黨的本土化趨勢是一致的。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導報特約評論員。授權轉載。
http://www.storm.mg/article/8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