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87783
賴中強/民進黨版監督條例無法深化民主
賴中強 /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在三一八浪潮下贏得大選的民進黨提出「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引起各界批評。
經濟民主連合指出該版本存在六大缺失:(一)協議備查空白規定,(二)影響評估一語
帶過,(三)主權談判未加排除,(四)「一國兩區」不切斷,(五)公民參與淪為口號
,(六)服貿貨貿沒有規範。民進黨則回應草案就國會監督設有「談判三道卡榫,國會有
權否決」,甚至自評為「史上最嚴格的版本」。
「先立法,再審查」歷史溯源
要釐清雙方的爭議,必須回到反服貿運動中「先立法,再審查」的原始意涵。二○一三年
七月二十八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已更名為經濟民主連合)成立,並舉行「民主團結之
夜」,號召「士農工商站出來, 捍衛你我生存權」,當日訴求即包括「衝擊評估與因應
措施法制化」與 「一產業一公聽會」,要求國會在服貿協議審查之前,應就每一產業至
少舉行一場公聽會,瞭解各產業勞工、業者的處境與意見,這也是十六場服貿公聽會的由
來。
二○一三年八月,馬政府對朝野協商結論要舉辦十六場服貿公聽會相當不滿,透過媒體欲
促成兩大黨黨主席「馬蘇服貿辯論」,國民黨更希望辯論後利用國會多數表決通過服貿。
二十三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發表嚴正聲明:「馬蘇辯論不能取代公民參與」,要求立
法院先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經貿自由化衝擊影響評估法」,在產業與勞工充分
參與下,完成衝擊評估報告,再進行服貿協議的國會審查;無論兩黨主席如何辯論,都無
法取代各產業與勞工的程序參與權,都無法消解政府在國會審議前,應提出配套因應措施
的義務。這個主張,蘊含了參與式民主理念對兩黨政治、代議政治的批判。也正因為自由
貿易協定對各行各業的生存權益影響是如此深遠,傳統的代議政治、國會制衡已不足以處
理複雜的國際經貿談判,經濟民主連合進一步提出:「沒有參與式民主,就沒有經貿談判
」,「沒有社會團結、分配正義,就沒有貿易協定」等深化民主的訴求。
衝擊評估與服貿作文比賽
有了這樣理解後,再來看民進黨版的衝擊評估與公民參與機制。
經濟民主連合批評:民進黨版草案只將衝擊影響評估列為行政機關對國會的「說明」事項
之一,對於政府的因應義務如何?衝擊影響評估應具備的內容為何?公民與利害關係人如
何參與?國會如何審查?等等問題,完全沒有規定。民進黨版的衝擊影響評估,勢必再次
淪為「各部會服貿作文比賽」。
民進黨四月十五日聲明回應:「在立法院的實質監督、掌握最終決定權或否決權下,已經
可以有力地確保行政院無法像過去一樣只是進行作文比賽,而是必須針對…利害關係人影
響評估及政策之因應措施等等各項社會關心的部分,提出完整明確的評估報告」。
民進黨完全不回應三一八運動對代議民主的批評,忽略基層人民的參與權,將「衝擊影響
評估與因應」機制能否落實,完全依賴國會議員的「有力確保」。民進黨沒有回答影響評
估後,行政院的因應義務何在?為何不依民間版建議,明定政府提出之「衝擊影響評估報
告與因應方案」應包括:據以為衝擊評估之基礎(統計)資料,因應措施之行政計畫、預
算草案、財源籌措、配套立法與行政命令?為何不明定立法院得以決議退回政府提出之「
衝擊影響評估報告與因應方案」?民進黨版草案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到國會審查協議
草案階段,政府只向國會提出「利害關係人預期影響評估與政策之『因應方向』」,籠統
的「因應方向」,不就是再次淪為服貿作文比賽嗎?
公民參與淪為口號
經濟民主連合批評:民進黨版監督條例第七條與行政院版第七條高度雷同,都是把「宣傳
、公關」,當作是公民參與。民進黨版草案第七條籠統地規定行政機關應「主動規劃採取
可行有效之方式,與相關各方進行溝通」,對於公民參與的管道為何?何時舉辦公聽會及
聽證會?民進黨版草案條文中未做任何規定。
民進黨四月十五日聲明回應:「法案中並明文規定,要將與相關各方進行溝通的辦理情形
,納入向立法院或立法院各委員會報告之內容,由國會進行嚴格監督。如果國會對公民參
與狀況不滿意,也可以不讓協議進到下個階段」。
民進黨的回應,把公民參與能否落實,完全繫諸國會的監督,「國會的不滿意」,這跟民
間版把公民參與及國會監督並立為五大立法原則,大相逕庭。民進黨中央這樣的回應方式
,更令人擔心行政、立法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將來對於行政機關所「規劃」的公民參與,
還會有多大的監督?多少的不滿?而民進黨對於經濟民主連合三點公民參與管道具體建議
更是完全未回應:(一)明定政府舉辦公聽會及聽證會的義務與舉辦時點。(二)設置民
間諮詢會議。(三)就政府提出的衝擊影響評估報告,民間可以提出對應報告。
服貿貨貿不能或忘
深化民主的機制,不應僅適用「未來」與中國的談判,蔡政府對於馬政府與中國談判結果
更不應「概括承受」,至少對於「未完成國會審議」的協議,應重新檢討,尤其是服貿協
議與貨貿談判,這也是經濟民主連合強力批判民進黨版草案沒有設計溯及、過渡條款的原
因。我們主張:
一、談判中協議(包括貨貿協議、爭端解決協議、互設辦事處、環境保護合作協議),不
應該直接適用談判中的規定,「概括承受」繼續談判。新政府應舉行公聽會,重新檢討是
否續推。如果民意支持續推,也應重新提出談判計畫重新釐清政府談判目標(貨貿可能不
再是石化、面板、汽車、工具機)。
二、國會審議中尚未生效協議(服貿協議、租稅協議),政府應重做「衝擊影響評估報告
與因應方案」,並檢討是否向國會撤回服貿協議,以回應三一八運動「退回服貿協議」之
訴求。如不撤回,應由國會逐條逐項審查、表決協議文本及承諾表,讓新國會決定要全案
否決或重啟談判。
三、備查程序尚未真正完成,馬政府已與中國換文生效的協議(例如司法互助協議),政
府應提出「施行檢討與衝擊影響評估報告」,並提出(一)終止協議,(二)續行協議但
加強國內法配套措施,或(三)重啟談判,暫時續行協議並加強行政配套措施等方案,提
請國會審議。
推動新國會制定深化民主的監督條例,是三一八運動的未竟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