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網址:
http://dwz.cn/3AGvYU
2.新聞來源︰
風傳媒
3.新聞內容︰
前總統馬英九15日赴港遭總統府拒絕,改以錄影方式發表演說。
馬英九的演說內容未有新意,
倒是向出席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獎典禮的來賓「告狀」,
陳述自己缺席的理由「有點奇怪」,
冷嘲熱諷地提醒與會來賓「香港很危險」,他要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前完成演講。
馬英九在會中暢談九二共識下的兩岸發展與和平紅利,以及發表馬習會的實質意涵。
馬也期許,台灣在政黨輪替後,和平與繁榮的趨勢仍可持續下去,
也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8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
馬英九自嘲「台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台灣」
馬英九受邀演講的主題是「『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但他先開自己的玩笑說,他是「台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台灣」,是台港合作的成果,加上他是國父孫中山的鐵粉,香港改變了孫中山的命運,自然對香港另眼相看。
話鋒一轉,馬英九提到,香港與台灣一同走過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保衛釣魚台,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他在戒嚴時期曾在「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是當時台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回到演講主題,馬英九說,過去8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1992年10月,海基、海峽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最終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而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馬英九說,在這個基礎上,1993年4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成功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後,首度由雙方政府授權相關團體,簽署正式協議。
馬英九說,往後的15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動盪起伏,並不順利,從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的台海飛彈危機,與1999年提出「兩國論」的震撼,到2001年前總統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與2008年的公投綁大選,15年間兩岸關係危機四伏。
馬英九說,直到2008年,他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兩岸和解,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主張得到超過80%台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台灣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共識,已是現狀的一部分,也由於這些政策,兩岸關係開始穩定下來。
因為九二共識 才能8度派部長出席WHA
馬英九說,兩岸穩定發展將一個「衝突熱點」變為一條「和平大道」,也因為「九二共識」,台灣才能連續8次派衛生部長正式參加暌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也是因為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採取務實的「活路外交」,使得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的「惡性循環」,而成為雙贏的「良性循環」,和平紅利開始出現,也已受到美國、歐盟與亞太等各國的肯定。
馬英九說,由於兩岸累積了足夠互信,在尊嚴與對等的前提下,去年11月7日,他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是兩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台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
馬英九說,他當面向習近平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對台灣而言,「一個中國」當然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馬說,「馬習會」後台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
馬習會讓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
馬英九說,「馬習會」的意義是,兩岸因內戰隔海分治67年,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本身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
馬英九說,過去8年來,他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從台海、到東海、到南海,三次實現和平,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台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
馬英九說,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不只為台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台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
4.附註︰
這傢伙真的越來越娘
自己覺得受了委屈
不分地點不分場合拉了人就告狀???
好像只有三寶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