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廖俊智:院士人才斷層 上任最大挑戰

作者: Eashamozen (太陽花英雄)   2016-07-08 21:14:39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7月8日 上午3:15
中研院昨天公布第卅一屆新科院士,共廿名院士當選,其中人文社科組僅三名當選,創下
一九九○年以來的最低紀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此次院士人數偏低,顯示各領域都
有人才斷層問題,「人才斷層將是我上任面臨的最大挑戰」。
新科院士中,數理科學組選出六位院士、工程科學組六名、生命科學組五名、人文社科組
三名;以海內外區分,國內院士有八位、國外十二位;以性別來分,三位是女性。
過去工程科學院士由數理科學組院士、生命科學組院士選出,今年首次另立工程科學組選
出工程科學院士。兩年前及四年前院士會議各選出十八位及廿位院士,今年雖多出一組,
但人數跟四年前一樣。
遇到颱風攪局,昨天親自出席公布記者會的新科院士僅六位。新科院士黃正德表示,以來
自偏鄉為榮。他的出生地花蓮縣富里鄉,是台灣郵遞區號編碼的最後一鄉。黃正德是富里
鄉第一個念大學、第一個拿到博士的人。這位偏鄉孩子是台灣第一位拿到麻省理工學院語
言學博士的人,也是美國語言學教父杭士基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首位台灣弟子。
人文社科組新科院士吳玉山,是繼胡佛、朱雲漢之後,中研院第三名政治領域院士。他認
為,台灣社會很多問題的源頭不是科學發展,而是「政治秩序、社會運作沒上軌道」,政
府應更重視人文社科研究。
數理科學組六名院士中,葉永烜、鍾孫霖兩位是地球科學領域。知名天文學者葉永烜表示
,希望當選院士能鼓舞學天文和地球科學的學者。鍾孫霖則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在台一
路念到博士的學者,很開心能和尊敬的前輩葉永烜同時以地球科學領域學者獲選為院士。
「台灣是我的家。」工程科學組中唯一在國內任職的新院士李琳山表示,當年選在中美斷
交之際,「毫不考慮回台灣」,希望能以所學幫助台灣。如今能在華語語音訊號的電腦處
理獲得院士殊榮,「是肯定也是責任。」
感想:
騙肖,院士是你們選的,哪會有人才斷層,缺人就補人啊!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研究人才,會有出現人才斷層,還不是因為很多遺珠之憾,是你們看不上的!讓他們多上幾人,根本不會有人才斷層出現,誰不想當中研院士???
作者: houseguy   2016-07-08 21:18:00
奴才不少,人才不多..天才都去美國了..
作者: oftisa (oo)   2016-07-08 21:22:00
什麼白癡感想?能力不足可以為了補人而補人嗎?連新聞連結都沒有不要刪文毀滅證據喔
作者: Eashamozen (太陽花英雄)   2016-07-08 21:23:00
能力怎麼衡量? Paper數嗎? 台灣學者最不缺paper數!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6-07-08 21:29:00
院士根本不重要吧,研究又不是院士在做...
作者: alchem (mathematician)   2016-07-08 23:05:00
推原PO的感想,水啦!從前我在112讀過兩個系,兩個系都有數位教授多次被提名院士多次落選,其中一位國外教科書都要在reference註明是他的發現,老實說,當院士需要有人脈而且部能得罪太多人,學術成就僅僅是必要條件,這是我在112讀了十幾年書,看到很多教授當選院士或落選院士的心得。
作者: BAINE (岡山羊肉爐)   2016-07-08 23:26:00
若院士阿貓阿狗都可當 那這位子就爛掉了 寧缺勿濫 什麼爛感想奴才和人才不一樣 台灣不缺的是奴才 人才真的斷層
作者: greenYoshi (馬力歐的朋友)   2016-07-09 00:38:00
就是一堆廢物把人才便奴才啊,中南部慣老闆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