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http://www.storm.mg/article/147901
近期,美韓軍方決定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引發南韓內部持續抗議,圍繞著是否部署
「薩德」的爭議持續發酵。部署地廣尚北道星州郡每晚都舉行抗議集會,南韓總理和防
長曾遭到「軟禁」長達六小時,總理遭民眾蛋洗。來自中國的強烈反對,使這個國家的
民眾不得不考慮,不顧中國的的感受而執意部署「薩德」,將極有可能遭到中國的經濟
制裁,這對於經濟嚴重依賴中國的南韓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的災難性的後果。
南韓長期以來奉行的中間道路,僅僅因為「薩德」問題就瀕臨破產,足以證明其所謂的
「政經分離」,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機會主義式的幻想,在日益緊張的國際局勢面前脆弱
的不堪一擊。在大國博弈日益激烈,全球局勢走向動盪的今天,將要承受這種由「政經
分離」造成的「政經撕裂」所引發的陣痛的,在東亞地區絕不僅僅是南韓一家。
政經分離的「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得(Immanuel Kant,1724-1804)提
出的哲學基本概念。它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的兩個命題之
間的矛盾衝突。
對任何國家或地區來說,其對外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尋求本國或本地區利益的最大化。但
在現實層面,經濟現實和政治訴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尋求政治和經濟利益最大化,
往往會出現經濟和政治分離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政經分離」。這種理想且片面追求
利益最大化的單惠主義,忽視了經濟和政治之間客觀存在的內在聯繫,隨著經濟的發展
和政治局勢的演變,兩者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的會引發衝突,由此形成「政經分離」的
「二律背反」。
「政經分離」在東亞地區普遍存在
這種「政經分離」的「二律背反」現象在東亞地區十分普遍。無論是日本,還是南韓,
乃至某些東盟國家,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這種「政經分離」。即
經濟上與中國加強往來,推動互利互惠,以幫助己方在龐大的中國市場攫取可觀的利益
。政治上卻儘量規避中國的關切,與中國保持相當的距離,甚至聯合區域外的強權,已
達到「防範」中國的目的。
日本對華「政經分離」外交策略由來已久。在外交關係正常化之前,經濟上採取「官民
分離,民間貿易」的方針,政治上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在90年代以來
,逐漸形成所謂「政冷經熱」,即經濟上加強兩國貿易互惠,政治上拒不解決中日歷史
遺留問題,在參拜靖國神社和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挑動中國敏感神經。在安倍政府上臺
之後,更是加強了諸如「釣魚島國有化」和「干涉中國南海問題」以及「謀求國家正常
化」等政治動作,嚴重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在這種政治上對中國極不友善的情況下,
竟然還祭出「政經分離」的大旗,反批中國「將所有問題政治化」、「不應未達政治目
的,以經濟為要脅手段」。
南韓政府的「政經分離」則體現在,為瞭解決本國的經濟問題,不但擴大在中國市場的
影響,加深與中國的經濟往來,乃至率先簽訂通過「中韓FTA」,將自己的經濟牢牢的綁
在中國身上,以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軍事安全問題上卻長期依賴 「美韓
軍事同盟」,甚至以「朝核危機」為藉口,希望部署美軍的「薩德」系統,嚴重危害中
國的軍事安全,破壞地區局勢的穩定。
「政經分離」引發的「政經撕裂」
這種「政經分離」的「二律背反」,是各國謀求自身政治和利益最大化,而嚴重忽視中
國政治利益訴求的結果,隨著其不斷發展和升級,其內部存在的矛盾也將不斷的被激化
。最終必然需求重新架構政治體系,實現政治和經濟的統一,而拒絕這種政治體系的構
建,妄圖繼續打著「政經分離」的旗號,戕害中國的政治和安全利益,則必然會造成「
政經撕裂」的後果。
所謂的「政經撕裂」就是在政治上的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時,經濟合作所依賴的政治基
礎不復存在,則經貿往來和經濟合作的水準必然會隨之下降。受惠於經濟往來而拒不承
擔政治責任的一方,將面臨選擇擔負起政治責任,解決政治分歧,加強政治互信,以鞏
固雙方經貿往來的基礎,或是繼續自私自利,枉顧對方訴求,因而承擔雙方經貿往來遭
到破壞,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也就是在本國一手製造的「政經分離」的「二律背反」
,在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矛盾和衝突發展到不可調和之時,所必須做出的痛苦選擇。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畢業於浙江大學。長於兩岸問題、臺海局勢、國際問題,長期致
力於研究東亞民族史、近代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