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主辦的「全球港灣城市論壇」剛剛閉幕,二十多國港灣城市代表齊聚,交流港都新
進境。但當市長陳菊在前庭光鮮迎賓之際,其後院卻是火苗四竄:強拆果菜批發市場、旗
山大溝頂商場、前年氣爆案國賠市府連七案敗訴、強行通過茄定濕地道路開發環評……,
每件都引發民眾強烈反彈。對這些燎原民怨,陳菊不可輕忽。
陳菊就任將滿十年,一直致力推動城市轉型,打造高雄成為生態綠的「宜居城市」。在其
高人氣及民主地標、反威權、公民參與的政策包裝下,其城市藍圖一直獲得市民支持;但
近數月來,卻氣氛丕變。市府一連串的迫遷和強徵,在地居民及公民團體發現,高雄市府
疏於協商,手法蠻橫。
日前才北上凱道抗議的「高雄果菜市場反不義徵收自救會」,處境最為不堪。住戶世居當
地逾五十年,但市府雖經歷九次協調,卻仍強硬通知要他們自行拆除,否則即派工強拆。
九月一日的拆遷現場,幾百名鎮暴警察抬走老殘住戶,八十多歲老嫗出門看病回來,發現
家不見了。這比起國民黨在苗栗拆大埔農家及張藥房的強硬作為,並不遜色。
更諷刺的是,在果菜市場迫遷之前,剛剛發生旗山大溝頂擁有六十多年歷史的太平商場遭
到強拆,引發抗爭。連續動作,顯示市府鐵了心,漠視聯合國兩人權公約已納為國內法,
載明居住人權是基本人權,不得任意侵害,政府應與受影響人妥善協商安置,避免使用強
迫措施。然而,果菜市場中不少五、六十年的老住戶,僅拿到卅多萬補償,安置方案不是
無影就是聊備一格;居民只能問天:誰願租屋給八十多歲老人?
陳菊對反迫遷抗爭的回應千篇一律都是「依法行政」,並指責反對拆遷者欠缺法律素養。
如此高姿態,看不出任何保障居住人權的價值信念。就算這些徵收案有再多的公益性,市
府不該讓現住戶有實質磋商機會,並將關係人的意見納入決策考量嗎?高市府顯然忘了,
需要更多溝通、協商,才是「依法行政」。更何況,民進黨在苗栗大埔及文林苑事件說得
多麼動人,但高雄今天對待拆遷戶又是什麼態度?
反迫遷此起彼落,主要是地方政府把土地視為生財工具,因而頻繁徵收;至於民眾對家園
的情感和對生活聚落的共同記憶等,則被輕忽。政府一面整建老街做觀光攬客景點,或包
裝老倉庫作為文創基地;但另一方面,卻對老宅、舊聚落強行徵收,蔑視其文化價值,對
無助的老弱也未免太絕情。
再看茄定濕地計畫道路開發案,環評強行過關,讓人見識了行政權的威風。茄定濕地早經
國際鳥盟勘定,是重要野鳥棲息地,內政部也正評定列入國家級濕地。然而,市府罔顧高
等行政法院剛撤銷前環評,僅隔三個月,即逕自通過新環評,殊為可議。據稱,開膛破肚
的茄定濕地興建道路後,可以節省行車時間,有助爭取成為潛艦國造基地。
陳菊必須注意的是,前年高雄氣爆事件中,市府替受災戶代位求償的國賠訴訟案,已連續
七件敗訴。儘管市府極力撇清自己對氣爆有過失,但法院認定「氣爆發生之箱涵為公有公
共設施」,市府對公共設施管理顯有疏失,故應負國賠責任。高雄地院裁定市府敗訴,不
止是打臉陳菊,幾乎是直指市府事發後一味卸責,道德和公信力皆有可議。
近數月新政府手忙腳亂,輿論焦點都集中在中央部會的失誤,幾無暇顧及地方議題。然而
,高雄的反迫遷抗爭連連,包括台南反鐵路東移的抗爭都有激化傾向,不可輕忽。尤其,
當這廂林全信口答應把「張藥房」蓋回來,稱將還其居住正義;而那廂高雄抗爭連天,對
傳聞可能接任閣揆的陳菊而言,能不警惕?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951834
綠吱以前罵國民黨不顧土地正義不顧環保
現在吱己人幹的事比國民黨還惡劣 媒體的版面卻不成比例 果然是媒體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