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6-09-13 19:54:31柳金財》大陸不再對台懷柔?
近日各大學紛紛開學,幾乎面臨一個共同現象,即是短期交換生及研修生減少,據報導各校下降幅度約在1到3成間,馬英九執政期間短期生每年人數呈現穩定成長。蔡英文執政後,各大學不僅要面對原已惡化少子化海嘯,同時還受兩岸關係之衝擊,重創高等教育經營環境。
兩岸關係嚴重倒退惡化雙方高等教育交流,首次出現短期生下降現象,甚至有學校一學期學雜費收入減少近千萬元,總體估算約20億至30億間。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這只是階段性的現象」,呼籲對岸讓學生自行選擇,勿因政治性考量,抹煞學生學習機會。然這豈只是階段性現象而已嗎?
首先是兩岸政治氛圍不佳及欠缺友善對待陸生環境。當初國民黨政府為突破陸生來台就學藩籬,先接受「三限六不」政策,這政策固然換取陸生來台機會,卻也造成差別性待遇,陸生所享有就學權益不如國際生、僑生。蔡總統曾提應全盤考量境外生就學配套措施。兩岸僵局也會使陸生及家長心存疑慮,未必大陸官方及學校就能完全主導。
其次,短期研修生淪為單向交換交流。台灣高等教育吸收歐美日先進經驗,故教育體系設計完備,尤其技職教育不僅培育無數產業中基層尖兵,同時對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許多兼具理論與實務師資曾留學海外,台灣學生若出國留學往往嚮往歐美日較多。
許多陸生喜歡來台灣,除前述原因外,相同語言、文化、血緣等親近因素及較低經濟成本也是一種吸引。這造成陸生來台就讀「有來少往」現象,淪為「單向交流」,降低大陸高校與台灣高校合作的意願與動力,此為陸生人數遞減因素之一。
南部地區陸生減少比例高於北部,顯見陸方已有政治因素考量。大陸當局並無明文下令縮減陸生來台,但各省市台辦或因「寧左勿右」心態,或因學校家長學生阻卻不前,多數大學短期生皆呈下滑趨勢,尤其南部反中情結瀰漫及長期綠色執政其政治敏感較高,衝擊力道也比較大。
大陸對台政策強調「向南移、向下沉」,採取「入島、入戶」及「三中一青」政策取向。然從台南地區陸生減少及停止農漁產品契作協定等系列措施,或可窺見陸方似乎已檢討此政策實施之利弊。對台長期懷柔政策所創造經濟紅利,似乎對扭轉南部強烈台灣意識效果有限,是否已轉向壓制政策呢?
(作者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912006146-26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