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談》國片的前途在九二共識
韓片《屍速列車》最近在台票房奏捷,氣勢直逼好萊塢大片,台灣影壇驚駭之餘,又掀起對國片政策與教育體制等檢討批判。但除此之外,台灣電影的前途關鍵,如今就卡在新政府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上,一旦沒有大陸市場作為支撐,加上文化預算嚴重不足,台灣電影產業要有所起色,形同緣木求魚。
文化折扣難以避免
文化產業研究1980年代逐漸蔚為顯學,經過30多年探索,有些學說已獲得普遍共識,其中一種叫「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所謂「文化折扣」認定,國際市場中的文化產品因文化背景與結構的差異,往往不被其他地區受眾認同或理解,進而導致其價值減損。
從南韓影、視崛起過程,不難印證「文化折扣」現象,例如近年韓片早有《聖殤》、《奪命頭條》等頗受好評,但台灣始終票房淒慘,直到今年《哭聲》、《屍速列車》才明顯好轉。儘管如此,對於熱賣的《屍速列車》,不少觀眾還是批評片尾「韓味」太重,儘管沒人能說清楚「韓味」到底是什麼,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折扣」從中作梗。
有鑒於「文化折扣」難以避免,文化產業衍生出另一條定律:文化產業首先要擁有堅強的本土市場支撐,接下來才有征戰海外的本錢。南韓人口超過5千萬,在全球排第27名,民族性又強,提供該國文化產業有恃無恐的後盾,容許業者屢敗屢戰,最終琢磨出《大長今》這類征服東亞和中國大陸的影劇。如今《屍速列車》劇本已被法國買下準備翻拍,從1999年成立「電影振興委員會」開始,南韓政府把電影當成重點產業,努力耕耘17年,眼下正摘取豐收的果實。
但上述韓片所擁有的發展利基,台灣電影均付之闕如。台灣政府從未認清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絕不亞於高科技,而台灣人口不到南韓一半,民眾也不力挺國片。如果想茁壯成長,國片只能寄望中國大陸,就算那裡也有「文化折扣」問題,但相較於歐、美或東南亞,絕對更容易克服,可被當成本土市場的延伸。何況台灣製片基礎消失殆盡,片廠形同瓦解,台灣電影不借重大陸業已發展完備的產業生態,請問還有哪條更好的出路?
不過,台灣電影賣到對岸或借助其產業鏈,無可諱言有幾大挑戰,一是大陸的審查制度妨礙兩岸深化合作,但這是一塊難以撼動的意識形態鐵板,台灣只能配合;二是影視產業過度依附大陸,有被磁吸掏空的疑慮。
香港經驗避免掏空
對於第二點,香港恰好提供有效的參照經驗。香港影業面對大陸市場,也曾抱持同樣顧慮,所幸近年找到調適之道,如香港影評人鄭政恆所言,發展出3種拍片模式:一種如陳可辛《中國合伙人》,完全迎合大陸市場,比中國導演更會講中國故事;二如陳果的《紅van》完全按自己路線去拍,不理會大陸市場;第三種就像杜琪峰的《毒戰》或許鞍華的《桃姐》,既參與合拍,又能保有香港特色,並藉由豐收的大陸票房與口碑,再度鞏固香港電影霸業。
鄭政恆認為,從長遠來看,第三種勢必成為主流。香港的成功經驗,顯然很適合台灣跟進。事實上,兩岸2008年恢復交流以來,許多影劇人士卯力在大陸溝通遊說,不斷爭取更好的合拍模式與上映條件。不料新政府上台,對於「九二共識」未能蕭規曹隨,兩岸諸多磋商與協議就此中斷。但新政府如果真心想發展台灣電影產業,豈能不處理好兩岸關係?否則台灣電影最終就會像文物一樣塵封陳列在「國家電影中心」,僅供後世緬懷曾有過的榮光。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研究員)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914006335-26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