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之銘言:
: 這點其實一直想不透
: 台灣有些人一直說中國很強,如果打仗台灣就會立刻輸掉,美國也不會協防,因此鼓勵用跪地求饒策略
: 乞求中國施捨一些利益並且不要打台灣
: 因為香港97回歸後,沒聽說過不排除武力犯港這種說法,同樣
: 沒聽過不排除武力犯廣、京、滬等等
: 還是其實台灣本來就不是中國的,只是喊喊而已
: 有人可以解惑一下嗎?
任何參與競爭的個體或者組織,都有一定的戰略目標。這些戰略目標之間,並不是
對等和孤立的。他們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有的是主次,有的是承接(先後),
有的是前提,有的是排斥等等等等。所以,戰略目標的實現,並不是直接的,立即
的。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陳涉請張良輔佐的時候,說“一舉滅秦”,張良聞此言,請辭不就。為何?張良曾
試圖刺殺秦王,當然也想“一舉滅秦”。滅秦是張良和陳涉共同的主張,但對張良
來說,秦不可能“一舉”滅掉。張良和陳涉在戰略目標上都是一致的,但實現戰略
目標的方法卻南轅北轍。
回到兩岸問題。其實大家都知道兩岸問題最終是中美之間的問題。所以解放臺灣是
中國的一個戰略目標,瓦解美國西太平洋體系是中國的另一個戰略目標。哪個是主
哪個是次? 如果解放臺灣這個戰略目標雖然成功了,卻因此而付出的代價導致
瓦解美國西太平洋 這個戰略目標無法順利推行,那麼就是得不償失。
或者換過來說,一旦西太平洋體系被瓦解,解放臺灣將變得不費吹灰之力。甚至
不必動武,直接讓“新的國際法庭”做出裁決即可。
這就好比中華民國並沒有直接去攻打日本的臺灣,但日本因為戰敗而將臺灣直接
轉讓給中華民國。
戰略目標的實現,未必就是採取直接的手段。當次要戰略目標從屬的主要戰略目標
實現了,次要戰略目標,不過就是一個戰利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