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灣「金融幫」亂象:少數菁英壟斷的政權

作者: oftisa (oo)   2017-05-06 23:27:50
關鍵評論
台灣「金融幫」亂象:少數菁英壟斷的政權,是失敗國家的警訊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617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同於政黨派系或地方派系可能是因為人情或關係而結合,這種隱藏政府單位內的「幫派
」則是類似的出身背景。但轉任業界後卻並未有相符的專業能力,反而把公股銀行當成仕
途的終點或禁臠。
文:許喬琪
前一陣子因為兆豐案、一銀盜領案等熱門議題而浮上檯面的「金融幫」,到底是如何形成
的呢?同時,這種隱身在政府中的「幫派」對於台灣國家發展的影響又有多大呢?本文試
圖從《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這本書的理論,分析台灣金融體系
的弊病,希望能夠對新政府的改革提出一點建議。
一個失敗的國家從制度就可以看出
由Acemoglu與Robinson兩位教授所撰寫的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
源》,就是透過對各種不同的國家案例進行分析,發現真正決定經濟發展的長期關鍵在於
「制度」。換句話說,政治制度的差異會影響一個國家長期的經濟與貧富狀況。
政治制度就像是一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如同民主制度的關鍵是盡量人民都能公平地參與政
治,政治制度的設計也會影響經濟。兩位作者進一步提出了「廣納型」(inclusive) 與
「榨取型」(extractive) 兩種不同的制度模型:
前者的遊戲規則不會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不會因為你某種特定的出身或背景而容易在這個
遊戲中獲勝。反而不管任何專業或才華的人都擁有公平、自由的競爭機會與創業環境,也
才能夠幫國家帶來長遠的經濟發展。反之,榨取型制度則是這個國家的資源或職位被少數
、特定菁英所壟斷,將大多數的人排除在這個遊戲之外。就算在短期內獲得經濟成長,但
必定難以維持,最終走向失敗的國家。
回頭看台灣在戰後的經濟發展,由於國民黨來到台灣之後,透過國家力量將政治資源把持
在國民黨人與所謂的「外省」軍公教手上。並進一步把產業與經濟收歸黨營或國營,或是
讓外省財閥(影響至今如遠東徐旭東與裕隆嚴凱泰)壟斷或寡占。在地方則分配並扶植大
大小小的地方派系,從上到下牢牢掌握台灣的各個領域。就如同Acemoglu與Robinson所提
出的榨取型模型,是讓國民黨以及那些與國民黨(或蔣家)親近的家族、軍公教能夠獨佔
各種有利位置的社會制度。
台灣榨取型制度下的金融隱憂
金融是國民黨政府在威權時期的管制高地,也是國家治理與控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因
此台灣戰後的金融發展是公營的獨佔體制,造成往後難以擺脫政治干預的金融生態。在金
融市場受到政治直接與間接控制的情況下,不但造成台灣金融體質積弱不振,自由市場服
膺政治的邏輯也衍生出一連串弊端。
例如1985年的「十信案」與同期的亞洲與國泰等信託公司出現金融危機,正是當年國民黨
為了交換資本家支持而開放特定金融事業,但由於缺乏專業化的監管與經營而爆發的金融
弊案。
1990年代,一群自由派學者包括陳師孟、施俊吉與朱敬一等人合寫了一本《解構黨國資本
主義》,就是提出透過將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方式來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但是,李登輝開始
的金融改革策略,主要是透過開放本土資本家經營金融銀行業,以試圖降低黨國資本主義
的影響。2000年之後,陳水扁的金改策略才轉透過整併金融機構來處理公股行庫呆帳高、
效率低的問題。基本邏輯都是透過民間資本的引進來強化市場的競爭力,卻並未解決公股
行庫佔據金融體系且受政治與官僚掌控的問題。
台灣的金融體系在國民黨時代所呈現出的圖像,就是公營獨佔結合國家特許的樣貌,越靠
近黨國體系的人馬才有可能在此體系下獲得好處。即便歷經自由化與金融改革,這套榨取
型制度仍未完全改革,只是利益集團的核心由外省財閥轉移到過去黨國最仰賴的財經技術
官僚身上,也就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角「金融幫」。
金融幫亂象到底有多嚴重?
從交通幫到近期極具高度爭議的金融幫,這批官僚過去受到黨國體系的栽培而開枝散葉,
因為具有相似的學經歷而在關鍵位置拉幫結派。甚至,其中不少高官本身就是國民黨人,
但卻因為事務官身份而不受政黨輪替去職;反而繼續盤據在這些重要的職位與領域,在退
休之後又可以被酬庸到公營事業單位。
現在許多財經主管機關政務官卸任後,就直接轉到國營機構或周邊單位,由不具備專業金
融經營專業的財政官僚,來擔任公股行庫董座。同時下屬官員來監督轉任後的上屬長官,
也可能會產生監管上的問題。
據統計,近年來財政部、金管會卸任高官轉任金融機構者高達35位,集體壟斷台灣的金融
體系。立委黃國昌日前更痛批這是這是「金融幫亂象」。例如,前財政部政務次長吳當傑
退休後先到土地銀行擔任董事長,再轉任華南銀行董事長。謝金河與媒體輿論皆指出林全
還為了配合他而卡住公股行庫的人事案,顯示這個幫派的人際影響力。
不同於政黨派系或地方派系可能是因為人情或關係而結合,這種隱藏政府單位內的「幫派
」則是類似的出身背景。但轉任業界後卻並未有相符的專業能力,反而把公股銀行當成仕
途的終點或禁臠。舉例來說,去年因為違法洗錢而遭到美國重罰57億的兆豐金就是公股銀
行,顯現出公股銀行內部專業管控的問題。
負有業務督導之職的財政部官員如吳當傑、凌忠嫄等人責任最為重大,卻不但沒有因此受
到嚴懲或重罰,反而還升官或是在退休後轉任公股行庫,凸顯政治邏輯凌駕金融專業的亂
象。
結論:轉型正義成功的關鍵在於「幫派」的剷除
2016年新政府上台後,揹負人民對轉型正義的期待,國際上在進行轉型正義的手段中其實
包括了對政府人事的「除垢」,無奈在台灣社會的保守氣氛下幾乎沒有討論空間。所謂金
融幫的存在,不但顯示政府與過去威權政權的連結,更阻礙台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讓台
灣有可能慢慢走向「失敗的國家」。台灣要成功進行轉型正義,甚至完成各項改革,如何
處理這些隱藏在政府中的「幫派」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
作者: hank28 (此格空白)   2017-05-06 23:55:00
所以台灣金融亂跟阿扁的二次金改一點關係都沒有?
作者: ShareMyFeel (今天天氣不錯)   2017-05-07 00:00:00
那只是 要成立自己的幫派而已
作者: ChaosCreator   2017-05-07 00:02:00
這文章很弱。金融是分秒面對市場的產業,這些人用兩個中間差了十年的例子是能夠說明什麼。之前輪替也是換過一批領頭人,二次輪替後推不出新人接手就是上次輪替上位的那些不濟事又不自愛導致的。抱怨林全還有其他老藍男霸住位置不如問為什麼政治立場與當朝相合又有足夠能力資歷的只剩下這些人。
作者: Gallardo   2017-05-07 00:20:00
台灣這樣叫失敗? 那搞出金融海嘯的叫什麼?
作者: mayjan   2017-05-07 00:27:00
選到一個廢物
作者: SZBZ (北投金城武)   2017-05-07 19:17:00
支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