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聯合/法英政局翻盤告訴我們的三件事

作者: GV13 (遠見13)   2017-06-20 20:44:39
法國與英國都是資深民主政體,為全球民主政治提供了許多典範;但近日兩國政局發生劇
烈變化,英國因公投與大選的接連驟變而陷入僵滯,原本死氣沉沉的法國則因新總統馬克
宏的崛起帶出一番新氣象。這些變化,意義非同小可,亦為各國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從馬克宏在總統與議會的連續壓倒性勝利,我們看到了法國人強烈求變的心情。這股浪潮
莫之能禦,橫掃了不求改變的政黨,淹沒了守舊的政治人物,也為搖搖欲墜的歐盟帶來穩
定的力量。一年前,法國政治還籠罩在極右派的陰影下,人們擔心法國將成為歐洲第一個
極右翼大國;但馬克宏橫空出世,一舉粉碎了雷朋執政的夢想,穩住了歐洲倒向右傾民粹
的頹勢。
不僅如此,原本人們認為馬克宏仍難突破共和與社會兩黨的傳統優勢,在議會選舉不可能
取得多數;故判斷他雖當上總統,在議會只能面對「朝小野大」之局。尤其,馬克宏提名
的議員過半是從無從政經驗的素人,更有半數是女性,顯得很弱。但兩輪議會選舉結果,
法國人民給了馬克宏完全的改革授權,他新創的「共和前進黨」取得國會超過三五○席的
絕對多數。這顯示,法國人求新求變的心情多麼殷切。
在英倫海峽的對岸,英國首相梅伊的政治豪賭失利則告訴我們:即使有所謂「科學民調」
,政治人物千萬勿自以為可以掌控民意。英國保守黨政府這兩年的挫敗,正是因為首相自
以為可以駕馭民意。去年卡麥隆誤認民意反對脫歐,率爾舉辦公投,結果投出「脫歐」,
自己狼狽下台;今年梅伊自認聲望超過對手工黨廿個百分點,而提前發動大選,結果席次
卻不增反減。保守黨如今只能妥協,與主張氣候變化是騙局、又反對墮胎的北愛民主統一
黨進行政策結盟。
有人認為,這次大選是對脫歐的「二次公投」,但其實未必,因為大選還夾雜著健保等不
同議題。然而,導致挫敗的責任無疑在梅伊身上:競選期間,她未傾聽民眾的聲音,尤其
對貧富懸殊無感;在黨內則自以為是,決策圈封閉。她的傲慢,在選後面對格蘭菲塔的火
災更是表露無遺。這起火災是英國近年罕見的公安事件,五十八人葬身火窟,連女王都前
往災區探視災民,但梅伊卻僅私下到現場與警消人員談話,不願面對災民。格蘭菲塔位於
肯辛頓區北方的貧民區,與富有的南區,正好形成有如「雙城記」的對比,公共安全的缺
失與政府長年忽略難脫關係。如果火災發生在選前,以梅伊的顢頇反應,保守黨必然大敗

馬克宏當選總統後的表現,與梅伊正好相反。面對普亭,馬克宏毫不客氣提到俄羅斯企圖
干預法國大選;他強勁的握手,更讓川普吃驚不已。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時,馬克
宏號召全球一起維護該協定,「使地球再度偉大」。法國人從他身上,看到了值得驕傲的
國家精神。
當然,這股方興未艾的「馬克宏狂熱」,被吹噓成「救世主」般的偉大,也可能催生不切
實的期待。事實上,馬克宏尚未推出任何具體的政策,他近日邀請全球創新者、工程師、
企業創投家,和他一同將法國變成「新創國家」,都尚只是口號,有待時間來檢證他能否
落實。馬克宏完全執政後,即必須負起完全責任,橫亙在眼前的將是勞工法改革、振興經
濟等艱鉅的挑戰。左派人士未能進入政府與議會,其實是個遺憾,屆時工會若在街頭展開
罷工示威,他將品嘗到改革的艱辛。
以上這三個政治教訓:政治浪潮沛然莫之能禦、民意不可操控、政治人物以表現決定成敗
,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個國家均同樣適用。政治沒有絕對的事,只能戰戰兢兢面對民意,
無法取巧。蔡政府若想一意孤行,要強行通過前瞻建設計畫,法英的教訓就在眼前。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34521
韓國人讓朴謹惠滾下台 英國人法國人讓執政黨輸到脫褲
韓國能 英國能 法國能 台灣也能
2018 2020台灣人也會用選票狠狠教訓資進黨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   2017-06-20 20:46:00
下台的飯粒不就是國民黨政拳?
作者: diefishfish   2017-06-20 20:54:00
2018選舉完蔡英文準備垮臺
作者: wentasu (哇哈哈)   2017-06-20 21:39:00
對應法國左右派慘敗,台灣就是藍綠都慘敗,時代力量大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