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之銘言:
: ※ 引述《yoyoruru (哇系笨阿佑)》之銘言:
: : 由於Populism討論過於廣泛,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
: : 大致上就是以平民為主的政治概念
: : 其實跟民主是沒有什麼明確的界線(應該說沒有什麼關聯)
: 有基本的定義,也有理論上的界線,唯一問題是沒有多少人真的去讀書。
: : 主要也是在貴族掌政時期發展出來的東西
: : 隨著時間與政治型態的轉變
: : 慢慢變成平民與菁英政治之間,菁英政治對平民政治帶有些許貶意的詞
: : 民粹一詞出現在台灣政治
: : 大概是從解嚴之後,民進黨開始發展
: : 漸漸掌握中下階層民心開始
: 當然不是,早期民進黨一開始就很清楚知道自己在推動民粹主義,特別是新潮流。
: 這些人畢竟是有讀過書的。
: 只是民粹主義這名字不好,他們改用了很多的詞彙替代,最有名的一個詞,叫做「
: 群眾路線」。
: : 到陳水扁執政前夕,民粹這個詞使用率到達巔峰
: : 解嚴之後,國民黨領著高壓統治數十年的優勢
: : 挺諷刺的仍以"民主"之姿,不少外省族群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 : 以菁英的態勢,掌握政權
: : 而民進黨早期發起的群眾運動、社會運動,乃至於提出之政策、政見
: 民進黨的「群眾路線」一開始就和「議會路線」區別,為什麼?因為這就是民粹主
: 義和民主政治區別的界線之一。
: 然後你覺得「議會路線」比較會提政策政見,還是「群眾路線」?
: 台灣政治轉型在前一代推動民主運動的人眼中,有個非常明確的範本,亦即之前持
: 續推翻獨裁者統治的拉丁美洲,而拉丁美洲的政治運動,就是採用民粹主義。
: 只不過拉丁美洲的政治轉型後,出來的多是新的民粹主義領袖,國家的政治經濟表
: 現也都不好,所以現在都不提了。
: 這和前幾年台灣會一直把自己說成「阿拉伯之春」式的社會運動,但現在都避而不
: 談這個詞的邏輯是一樣的。
民粹主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7%B2%B9%E4%B8%BB%E7%BE%A9
民粹主義(英語: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大眾主義、人民主義、公民主義,意指平
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也可以
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學術界有關民粹的討論甚多,但是把它當成一個獨
立學術概念來處理的卻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義呈現的樣貌過於豐富、難以捉摸。
你卻說有明確的定義?請問是什麼?
照你所言若是「群眾路線」和「議會路線」的區別,那就是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的差別
那我不認為民粹不好,本來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就是相輔相成,民主不應該只有「選舉」
的時候能監督政府,而是隨時都可以,也可以表達民意。
總統可不是「民選的皇帝」,任期內任他為所欲為。況且菁英政治搞久了就變成了
另一種特權階級,變成「寡頭政治」、「宮廷政治」。而所有的公投和公民抗議都變成
「民粹」。若是如此,那我不覺得「民粹」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