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不是長久之計也已經運作七十年了
: 我記得你還一直再吹台灣前途決議文
: 但是以你的立場根本該否定不是嗎?
: 事實就是民進黨最終礙於現實改華獨了
: 而台獨建國都只是一個口號而已
: 喊喊台獨就能騙票——就算他根本沒這麼幹
: 例如賴清德不只一次說他支持台灣獨立
: 但是後來又說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
: 華獨就華獨為何不講清楚說明白?
: 不過我覺得可能台灣人民智未開愛聽口號
: 建國論述很成熟然後呢?建國文曾經在八卦板很夯
: 結果現在啥都沒有,風向連帶都帶不起來了
: 建國派真的趕快組黨參選不然就是去要DPP給交代
: 建國夢千萬里,最後屁股坐家裡打筆戰還挺多的
: 我曾經就是支持過建國的,結果現在醒了把他當屁
: 因為根本沒有用,不過一堆文件然後自己解釋一通罷了
「結構」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當相同思維的人在面對相同的條件限制時,做出的
反應也是非常相似的。
我一直在說台灣面對的根本結構叫做「紅線政治」,也就是美國中國共同畫出一條
紅線,台灣不得越線,但是台灣政治上要維持自己的正當性,就必須做出很多很多「
好像要跨過紅線、實際上卻是一直在紅線裡徘徊」的政治動作來自我欺騙。
在過去國民黨時期,這條紅線叫做「不得出兵攻擊對岸」,這導致國民黨政府從「
一年準備、兩年反攻」的口號,變成了「準備反攻」、經濟上反攻、文化上反攻、建
設三民主義的模範省這些各式各樣的作法,放了一個國統綱領在那邊表示自己從未放
棄過反攻大陸。
所謂獨立派面對的紅線,也很清楚是「不得更改國旗國號、不得公投獨立」。所以
也導致各種荒腔走板的作法,比如一萬場憲改的說明會、以台灣「名義」(這三小)
加入聯合國、國營事業改名字、課程教材去中國化,到最近的「時區獨立」等等。同
樣的,也放了一個台灣獨立的決議文在那邊偷偷欣賞。
國民黨的黨國教育,二十多年後培養的愛國青年,爆發出保釣運動如此的熾烈熱潮
,這樣的過程隨後慢慢轉變、再過十多年之後,才能真正清醒面對現實。
獨立派的本土教育,經過了二十年同樣也培育出一批熱血青年,鬧了一個太陽花的
運動。我想,這股熱潮同樣也要再過十幾二十年,這些人才能真正地面對現實。
歷史就是不斷地循環和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