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iKitten (noname)》之銘言:
「全球知名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幾乎無一缺席,看準台灣海峽的強勁風力換成電費收入。」
政府唯一戲劇性成功的政策。台灣這幾年,什麼時候大規模吸引投資成功?
才短短兩年,這執行力簡直令人驚訝到「這真的是台灣政府嗎」?下巴掉下來的程度
到底是不是真球假球,業內人士一眼即穿
亞洲矽谷是假球,南進政策是煙火,智慧機械與國防自主有心要幹,
但還在姿勢醜陋的掙扎,只有綠能,在壓力之下搞得超快
綠能股全部價量齊揚,就算只是看新聞的落後散戶(Me),零用錢也賺了不少
理應是振奮國民民心的成功案例,就在反智社群的謠言戰當中被黑掉,
完全是社會的不幸。
「由於經濟部要求開發商提出供應鏈國產化計畫,且將國內金融機構關聯性列為「財
務能力」的評分項目,遴選作業開始前,各開發商卯足全力搶曝光、各顯神通。」
產業政策操作裡,標準的「進口替代」。中國,以及台灣在60年代的老狗老招。
整個產業鍊會在中南部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雖然挑戰還很多,很有可能整株產業鍊
都能長出來。
綠能的產業相關性非常大,風槳要維修,零件要本地製造,維修要海事,太陽能板
剛好台灣會做面板,電線、工材、土木......
嚇死本寶寶,原來本國政府除了炒房,還有能力幹出這種事,這不是台灣政府
最後是錢。
什麼兩兆,你以為我國是多窮。笑到我鼻孔抽筋,兩兆也在哭哭夭夭。
我國的經濟問題之一,是「游資過多」
「找不到投資標的」,這是常識中的常識中的常識中的常識。
游資太多,要怎麼發下去才會創造社會最大價值?
消費券根本帶不出什麼乘數效應。
要怎樣好的發下去?發下去的產業,帶動的就業機會愈多愈好,產業關聯性愈多愈好
而且做起來強奪外國技術,憑空創造新產業,還是灑在失衡的中南部
全部都是非常正派的搞法,綠能政策是我對本屆政府少數評價很好的政績之一
比起前瞻建設後患無窮,綠能才是實體經濟的真實業。
搞綠能根本天才,既是能源政策,也是產業政策,複雜的問題一起解決
八卦反智鄉民整天哭哭夭夭,反正帶起來的工作機會都是你不願意/沒能力做的
每天哭夭唱衰台灣,就不要到時候台灣振興,你一個人繼續魯到天邊
活在資訊落差裡的反智宗教可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