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一個人就只是個案,要「看破手腳」,就不能只是看一個人,要看一整群人的
表現。
勞工團體:某人當勞動部政務次長的過程,第二次修改了《勞基法》;
環保團體:某人當環保署副署長時,在蘇澳環差與環評中選擇了環差;
農民團體:現在這位某人。
當然,如果要再進一步,還可以看看比如發起太陽花的某位助理教授、當初鬧學運
的學生進了民進黨青年部社運部之後(或者當上蔡英文文膽之類的那位),有些怎麼
樣的表現。
再強調一次,如果要評價社運團體的表現,那就要全面檢視之後,才能夠做出結論
來。
作者:
kuters (卓)
2018-06-09 07:19:00勞運出身的賴香伶倒是有為有守,令人嘆服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2018-06-09 07:43:00現在還不承認他們以前是錯的,表示人真的不能反省不願承認自己過去看走眼
作者:
iincho (世界的盡頭)
2018-06-09 08:13:00照這標準來看不能說以前是錯的,只是動機不良而已....XD
作者:
jj314257 (PTT流浪公民)
2018-06-09 09:16:00台灣就是沒做的最強 學者以前大家罵僵硬思考 恐龍 換社運人士做就變成社運無能 又懷念學者專家如果這些弊病都是事實,繼續換總經理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
作者:
jj314257 (PTT流浪公民)
2018-06-09 09:43:00看到一堆人說自己比吳懂財報 不知道裡面有幾個真的有念過財報 我自己上過相關科系我都不敢說我懂了
所以換個看懂財報的很難嗎?你自己學過都看不懂了吳音寧會懂?民進黨支持者想死可以去跳海不要拖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