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度提升 大陸須再加把勁
2018年06月21日 04:09 旺報 邵宗海
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17日公布一項台灣居民對周遭國家印象喜惡的民調,發現在列舉的十個
國家裡,台灣有4成4的居民對中國大陸有反感,但有4成9的人則基本上有好感,這是該基金
會舉行類似這種民調以來,首度對大陸有好感的人多於反感的人。這個民調到底應是如何的
解讀?它的指標又是具有何種政治意義?應是值得我們這個社會來瞭解。
青壯年好感度提升
基金會負責人游盈隆在民調記者會上曾表示,2018台灣人對中國印象與感覺出現戲劇性轉變
,對中國有好感的人竟然超過反感的人,「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現象,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這項評語固是相當中肯,但是解讀民調有時真的不能只是單面觀察,因為一旦轉換個角度
再來解讀,可能上述的中肯評語就會翻轉,譬如說:民調中對周遭國家印象的喜惡,若以「
反感排行榜」來列出,那麼根據調查,台灣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是北韓,比重為70.9%,菲律
賓第2名,比重為52.9%,而對中國大陸反感的比重則為43.9%,名次上則就會高居在第3名;
在這個時候,到底「對中國有好感的人是否超過反感的人」,就不會是解讀的人所聚焦的重
點,因為在他們第一個初觸的印象裡,「台灣人就是不喜歡中國」就變成鐵鑄的圖騰。在台
灣,很多對中國大陸不是很友善的媒體,就是採取這種方式來解讀。
如果換一個方式,是把台灣人具有好感的國家排序列出,即使中國大陸在十個國家裡排名第
八,但因為同時也將「台灣人對其具有的好感度首次超過反感度」這個重點標出,而且再將
其與2017年的一份同樣民調作一相比,只要發現其中好感度增加了4.4個百分點,反感度反
而降低3.5個百分點,在這樣情況下的解讀,是會讓一般讀者的「讀後感受」,跟上述以「
反感排行榜」列出,有相當程度的差別。
其實,這次民調也有發現,特別是在25-54歲青壯年族群、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公民中,
都有過半數的人基本上對中國大陸存有好感,這就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演變,表示了這些族群
,在年齡上仍屬有較大發展的空間,在知識上也是對中國大陸較有深刻印象及認知的一類,
可能在未來的台灣社會裡,將會是兩岸可能走向融合的主導群體。
壓縮國際空間引反感
對筆者來說,本次民調最重要的,還是在「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是超過反感度」,儘
管它只名列好感度的國家第8名,畢竟還是跟前面7個國家一樣,都是位在「正面排列」,而
不像北韓與菲律賓,他們對台灣人來說,是反感度是超過好感度,處於「負面排列」。
但是也有些民調數字,是值得在兩岸之間關心雙方良性發展的人士來重視,譬如說在問到對
中國大陸的印象時:8%是非常好,40.8%還算好,23.9%不怎麼好,20%非常不好,2.5%沒什
麼特別感覺,4.9%不知道。儘管好感度超越反感度,但這其中8%非常好與20%非常不好對照
下來,中間大幅度的差距仍需警惕。
另外,受訪者有高達8成的人認為大陸近期對台所發動的動作,譬如挖走台灣非洲友邦布吉
納法索、杯葛台灣參加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等,是不正當的行為,可能這也顯示出兩岸沒能在
國際社會達成和解休兵,是導致台灣人對中國大陸反感的主因。
總的來說,這份民調是澄清了過去台灣人對大陸有厭惡的誤解,但另方面也提醒了大陸當局
,要爭取台灣民心,可能還要再加把勁。(作者為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來源:https://goo.gl/z3PJ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