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KMT選舉的戰術都很明確
會安插一個砲手在前面進行攻擊和反擊
候選人就在砲手後面視情況決定要不要出手
不會在第一時間讓候選人直接和對手交戰
有點黑臉白臉的感覺
讓砲手當黑臉去到處砲轟
有好處可以歸到候選人頭上
砲失敗或砲錯了就由砲手自己扛
讓候選人有更多的空間和腹地可以去塑造形象跟凸顯政見
成效也都不錯
像是以前的蔡正元 邱毅 吳敦義都是擔任類似的工作
不過今年選舉反而看不到這種角色
變成是候選人直接上第一線去跟對手嗆聲 對壘
有時候嗆聲嗆多了卻產生反效果
讓候選人看起來好像有點蠢笨
對形象可說是有減無增
或許可以鞏固基本盤但也可能嚇跑中間選民
為什麼今年KMT一改往年操作模式
選擇讓候選人獨自上前線作戰卻沒有援軍掩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