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llRed (☆╮落紅a圓仔╭㊣)》之銘言:
: : 但就政策面
: : 你要說什麼罪大惡極
: : 省省吧
: : 就是跟國民黨方向不同而已
: : 會發展南向不就是當時社會風潮排中
: : 現在又要他們跟中國好了?
: 表面上不承認九二共識
: 但是跟中國大陸的貿易量根本沒有顯著差別 就講講好聽的而已
: 民進黨一直喊新南向 不提中國大陸
: 就會讓民眾覺得好像跟中國大陸經貿往來沒有以前頻繁
: 但是數據看起來 105-107根本是差不多的
: (單位:億美元)
: 出口至中國大陸 進口至台灣
: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金額 比重 成長率
: 2016 1122.8 40.1 -0.2% 453.2 19.7 -3.0
: 2017 1302.1 41.0 16.0% 515.5 19.9 13.8
: 2018 1028.2 41.1 10.5% 407.6 19.1 9.1
: (1-9月)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 https://www.trade.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375
: 2016年蔡上台之後雖然兩岸關係急凍,但隔年2017年,出口至中國大陸的貨品還多了快
: 180億美元,表示台灣廠商又靠了中國大陸多收入了這些錢,貿易依存度雖然沒有大幅
: 變動,但是是微微上升的,這樣某人說甚麼民進黨有在多邊貿易,我看起來也是延續
: 國民黨的餘韻而已,那這樣算是民進黨的政策(?)。
對中貿易依存有兩種
一種是是以歐美等地為最終市場、另一種是中國本身為最終市場
第一種是台灣出口元件、零組件等
屬於產業鏈的一環
這方面老共就算想搞你,由於自己的出口生意也要顧
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地搞
在這方面即使換了執政黨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主要是台灣自己競爭力的問題
今年中美雖然開始搞貿易戰
但是關稅是逐步往上加
一方面廠商要在關稅到頂前加大出口
今年中國對美出口順差仍然擴大
貿易戰的具體效果要到明年才會漸漸揭曉
到時就能知道台灣是否能夠成功地規避風險
新南向的台商轉移產業鏈需要時間
如果是新建廠至少也要一兩年
短時間還看不出成果
第二種中國為最終市場的
主要是農產品這些
台灣畢竟不是低價農業大國,沒什麼不可取代性
中共想搞你就搞你
台灣似乎也沒有開拓出什麼新市場...
可能無解
旅遊業倒是可已逐步開發東北亞、東南亞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