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
柯文哲拚還債 蘇建榮:北市有能力做更多建設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努力還債,豎立地方政府財政紀律的優秀榜樣,不過財政部長蘇建榮
建議,以台北市目前的財政能力,其實還有空間,可以思考再多做一些軟硬體的建設。
健全的財政是政府施政基礎,然而各縣市因地理環境、建設條件與發展程度不一,各自面臨
不同的挑戰,九合一選舉期間,台北市長柯文哲便強打上任3年半以來,為台北市還債新台
幣520億元的成果作為傲人政績;高雄市的財政問題也在電視辯論時,成為攻防重點。
蘇建榮是學者出身,經過台北市財政局局長、財政部次長等歷練,最後升任財政部部長,他
相當注重財政紀律與財政健全,且參與過台北市的還債歷程。
談及台北市的還債策略,蘇建榮表示,考量台北市在柯文哲上任初期,短期沒有重大建設,
便選擇先還債、減少債息,未來需要用錢時,就能有更多的舉債空間。
不過,蘇建榮指出,以台北市現在的財政能力,可以不用再視還債為第一要務,並多做一些
建設;他說明,當財政狀況不好,債務是很大的問題,但「若財政狀況好,債務就不是當務
之急,反而應以建設地方為優先。」
至於高雄市總被批評債台高築,蘇建榮認為「不盡公平」,他表示,高雄市是縣市合併後,
債務金額才顯著攀升,而且近1、2年,高雄的財政狀況已明顯改善。
談及地方發展,永遠是想做的事情太多、能用的錢太少,也因此,多數縣市都希望中央能擴
大統籌分配稅款規模,釋出更多財源給地方,或是調整統籌稅款分配公式,避免獨厚特定縣
市;行政院長賴清德原定年底啟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然而內閣即將總辭,修或不修
,成了未定數。
蘇建榮表示,財政部研議了一年多,修法雛型已經出來了,不管誰接部長,精神、基本架構
應該都可以繼續下去,不過財劃法本身是一個大型「政治工程」,不僅牽涉中央與地方的財
源分配,中央分配給地方後,還有地方跟地方之間的財源分配問題,「這兩個都是零和遊戲
,誰拿多,就是另外的人拿少」。
無論最後怎麼分配,蘇建榮強調,財劃法不可能一夕翻轉地方財政,縣市政府還是要自立自
強,也因此,財政部在訂定財源分配的指標時,會考慮地方財政努力程度,督促地方要有財
政努力、遵守財政紀律,不能冀望靠財劃法完全解決地方財政問題。
http://bit.ly/2Li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