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最後一刻,岌岌可危的白色勇者柯文哲,
使民主遺跡八卦板達到紫爆境界,眾人祈禱他能帶回險死還生的勝利。
事隔一個月,勇者竟變成落水狗? 昔日戰神扁與馬都要一段時間醞釀,
才會隕落,柯這種匪夷所思的變化,應能讓年輕學子窺探不少端倪。
《力量根源的矛盾:意識形態與務實之間的拉扯》
由2013年洪仲丘事件,一路漫延成白衫軍運動;
到強渡服貿而引發的太陽花學運,顯示有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藍綠籠罩的社會下,暗暗流動。蓄積許久的社會力量一但爆發,
極容易造就出政治人物,如美麗島事件,使陳菊、長扁蘇活躍於政壇。
然而同一運動,所造就的同時期政治人物內鬥的畫面,
也屢見不鮮,『長扁情結』、『謝蘇情結』之類的詞皆深植人心。
內鬥,其最根本原因就是分配不均,這場白色運動後的政治能量,
多數集中在柯文哲身上,參與運動的其他人,怎可能不眼紅嫉恨。
此外,白色力量,有一部份來自於反中的意識,
太陽花讓藍軍與親中賣台的形象聯結,使反中與反藍劃上等號。
但柯認為白色力量,主要來自於人民厭倦台灣在藍綠長期對抗,
所造成的意識形態惡鬥,柯選擇花較多心力在施政上的實務面,
因此與那一群整天只著重在反藍的人,顯得格格不入。
那群人能隱忍數年不打柯,主要是白綠合作時,
確實達到壓制藍的效果,由柯扛反藍旗,藍軍投鼠忌器、頭痛不已。
然而今年選舉,綠軍徹底潰滅,選後的蔡柯會,柯讓人感受到,
往後他想專心走務實路線,懶得再扛這面意識形態的反藍旗。
蔡柯會,白綠分,反藍旗落地的那刻,接踵而至的必是砲聲隆隆。
《意識形態的迷霧:遺跡裡徘徊的怨靈》
韓掘起於2018年,已是YT、FB、Line為主流傳播媒介的年代,
而起於2014的柯,其力量源頭,正是發起一連串白色運動的PTT八卦板。
柯的義勇軍,及挺柯的意見領袖,在這幾年聚集於八卦板並逐漸壯大,
因此相較於韓,柯以PTT為其後盾的時間較久,仰賴程度也高得多。
決定在PTT進行打柯,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由於柯已不扛反藍旗,或者縱使他要扛,那群人也不再信任他,
不可能再讓他扛。然而這幾年反藍勢力的目光全集中在柯身上,
無論如何培養,都沒能成功塑造出另一個接近柯的反藍人物。
現在打柯的同時,也拼命尋找下一個可能的扛旗手,
因此先前的許多反柯派,會莫名其妙被洗白,甚至被造成先知。
這波新造神運動的前景極為悲觀,除了柯這人特別,難以複製外,
PTT是2014年的過時造神平台,如今已2018,若這平台還有功效,
今年的選舉結果應該是蘇林陳,而不是侯盧韓了。
可能仍眷戀著2014年擊潰藍軍的點點滴滴,
也或許這些年始終學不會在其他平台如何造神,
徘徊PTT的怨靈,撿拾回憶碎片的畫面,令人不忍卒睹。
二、造新神若不成,至少能毀掉柯部份的力量來源,
柯的義勇軍,來自於長年在PTT累積不少公信力的挺柯人士,
若能鬥垮這些人,必能削減柯粉的團結程度及動員能力。
三、對於這幾年想以柯養綠,或以柯養反藍的人來說,
結果顯然是失敗收場,而之前為了大局所吞下的不滿,
以及為人作嫁的不甘,當然要以洩憤形式發出來才不會內傷。
若造不出新神,又打擊不了柯,那就當抒發負面情緒,
順便斷絕實務討論的風氣,徹底葬送八卦板的公信力,
一舉數得的烏賊戰術,充分闡述愛不到就一塊死的美學。
以意識形態的迷霧,來阻撓正向討論的風氣,非常容易。
藉由扣帽,或冠以『白衛兵』、『喜韓兒』等族群污衊之詞;
探討各類建議的文字,均無限上綱成偏激護航;並輔以反串,挑撥族群;
以補風追影、穿鑿附會的方式、來玩無事生非、小事化大的把戲。
為何選後更變本加厲,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模樣?
因為天下已不是他們的,就巴不得民主遺跡快倒,天快點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