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bex82 ()》之銘言:
: 非洲豬瘟在中國地區蔓延,主要途徑就是餵食廚餘,雲林縣府為了降低風險,宣布禁止
: 廚餘飼養,雖然廚餘收集後,還會加熱殺菌,但就怕不是每一家養豬場,都能按照規定
: 處理,出現防疫漏洞,因此全縣統一禁止。
: 根據統計,雲林養豬產業 有一千二百多家養豬場,約飼養146萬頭,實際用廚餘養豬
: 的只有3.2%,大約九十多家共有4.5萬頭。
: 豬飼料容易抽查 廚餘根本無法管理
: 廚餘養豬只不過佔3.2%
: 如果疫情出現 其他96.8%跟著一起撲殺
: 然後再二十年無法出口
補充些數據
https://e-info.org.tw/node/209093
潘振康:台灣家戶廚餘六成進焚化爐 日本靠家戶處理提升再利用率
行政院從 2001年開始,以輔助形式推行「生廚餘堆肥,熟廚餘養豬」的家戶廚餘再利用
方針。暫且不深究再利用的現況,台灣民眾每年產出約 195萬公噸的廚餘,約佔廢棄物總
量的 27.5%;而實際取樣推估,被納入環保署回收計劃中的廚餘僅其中約 72萬公噸,或
佔廚餘總量的 36.9%,回收成效並不盡理想。
進一步探究廚餘的去向。 2014年,就有近 120萬公噸,或佔總量 61.50%的廚餘被送入焚
化爐焚毀;約52萬公噸,或佔總量 26.37%的廚餘被用作豬隻飼料;而被作堆肥用的廚餘
,僅佔廚餘總量的 10.47%,或約 21萬公噸。由此可見,全台被實際投入再利用的廚餘數
量其實僅冰山一角。
有別於一般廢棄物,廚餘的含水量高達 76%,極易發酵酸臭且不易完全燃燒。運送含水量
高的廚餘,除了會產生高額的運送成本,同時存在著廚餘水在運送過程中外漏引發二次汙
染的風險,故大部分會被納入一般廢棄物送往地方焚化爐焚毀。而焚毀廚餘,除了會加劇
焚化設備所需的燃料消耗,期間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甚至會大幅縮減焚化設施的使用年限
。
加上各縣市人口分佈情況以及產業發展重點有著顯著的差異,連帶各地對家戶廚餘的供需
狀況也大不相同,家戶廚餘大多由產源縣市自行處理,沒有送到其他縣市處理就會使得養
殖業發展蓬勃的縣市面對廚餘供不應求,卻無法從廚餘過剩的鄰近縣市進行調度的窘境出
現,進而導致大量有機廢棄物無法重新再投入糧食生產。
概括而言,現行再利用方案效果不彰的關鍵,在於流程中降低廚餘含水量的處理環節被安
插在不合適的地方。就環保署現有的再利用流程而言,家戶廚餘會先依據再利用方式被集
中送往相應的場所,再視需要投放吸水性強的副資材降低含水量或行加熱稀釋水份。
https://c1.staticflickr.com/5/4593/39122270242_9f5179eebe_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