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國際機場的計畫與討論一直都存在。
新國際機場有2大重點:
1.要有腹地,有快速路提供貨運功能(這才是新國際機場原始產生的最重要理由)
2.有一個沒宵禁,又有軌道方便搭乘的機場
2009年以前一直是南星機場計畫為主,而且當時還受到馬總統支持。
不過根本問題還是在費用太大。地要再往外填。
但好處是要處理的問題少。當初南星計畫幾乎就要定案了。但是因為花費太龐大
而被擱置,後來被改規劃遊艇產業區,現在又規劃做石化工業區遷建點,
於是南星計畫就等同一開始天聽卻摸不到牌也吃不到牌。
屏東計畫是近幾年才開始越來越大聲的計畫,好處是鐵路(既成)、快速路(既定計畫)
都不用另外拉線。但麻煩的是空軍必須轉移分散設施。然後整個屏東空軍基地區加南邊
眷村與六塊厝旁民區(還好不大)都要徵收。基本上就是整個屏東空軍基地區要打掉重練
(跟大飛網友道個歉 早上看你以前的文,應該不是深藍深綠 但我想你爆炸的根本原因
是認為為什麼又要犧牲軍方用地設施) 屏東計畫後來居上的原因就是搞定空軍就好。
而且對計畫中很重要的台南快速到達反而相對簡單達成(靠自強號45分鐘一線到)
其他的計畫台南人都要換車,不會比較方便。
七股計畫一向都沒被認真看待,因為一講到後面要怎麼拉鐵路或捷運就再見了。
一個國際機場沒有軌道連接是很不合格的(對外國人不便、對中層民眾負擔也大)
又扯到黑面琵鷺保育、濕地生態,就沒有人願意去計畫碰馬蜂窩了。
彌陀計畫拉新捷運線接高捷紅線與鐵路的難度比七股低(仿樟宜機場設特別支線接岡山
站),然後國道高科聯絡線往西南延伸即可,但問題還是卡在經費。因為用地部分徵收
部分填海。花費會比南星還大,徵收作業會更複雜。光複雜徵收作業就嚇死一堆人,
沒人想捅這虎頭蜂窩。也要面對與岡山基地空域協調問題,作業不會比較單純。
岡山計畫一樣要搬遷分散空軍設施與空官,腹地更不好徵收。該計畫一下就被屏東計畫
比下去。
所以到最後,2011後的上級主流意見就是小港機場先頂著用,交給以後的人去頭痛好了
實踐上還被討論的計畫還是快聽牌的屏東計畫與一直胡不了的南星計畫。因為這兩者土地
取得作業最單純。(南星就是砸錢 屏東就是叫空軍想辦法搞定)
最後,韓市長說的其實不是他自己的空想,而是真的有這考量。
我個人的原始傾向當然是南星計畫(大工程 大發展 完美的新地) 但是考量到維護費用
(日本的主要機場都為此很頭痛) 南部國際機場即使以最好的設想(貨運大成長),也恐怕
成本效益不合。而且高雄氣爆後,無論高市或經濟部,都有很強烈希望把該處保留作
石化工業的遷移區或擴建區。因此我2015後就變屏東計畫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