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為鄉民的國貿與經濟學原理感到擔憂...
假設你今天花了170萬買雅哥
你帳戶-170萬,但車庫多了台雅哥
你覺得開心,本田也覺得開心
但今天X德進口100台BMW3,一台200萬的話就是20000萬
台灣對德國逆差了20000萬
這時你擔憂了,糟糕我們國家逆差了,怎麼辦
為什麼你買雅哥會開心
台對德逆差2億你會傷心
這不是很好笑的事情嗎...
貿易跟交易是一樣的,都是一種互惠
今天X德會花2億買100台車,就是認為這100台車的價值超過2億
同理德國總廠認為2億超過這100台車,他們才會甘願賣你
國際收支"總是平衡的"
資本帳餘額+經常帳餘額+金融帳餘額+淨誤差與遺漏+準備資產轉變=0
所以懂了嗎?
一邊有正一邊就會是負,最後相加會是"零"
你從他國得來的順差,終究是要花在他國
只是看是物品、服務還是金融、資產
像台灣經常帳多為正,因為我們商品淨額長年順差
但我們資本帳逆差,因為移民匯款多
金融帳也是逆差
美國就相反了,因為他們大量進口外國商品,所以經常帳長期大逆差
但外國人很愛買美國的資產與金融
也是移民大國
所以覺得出口額好高,就覺得真是棒,台灣大賺錢
這是很錯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