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轉新聞....反正就是這樣一個東西.
這個吳益政才在臨時會又提過一次.
高雄幣的產生其實就算是金融科技產業園區的範圍之一.
他的意見是拿舊市議會的建築物來使用.
而韓國瑜我記得他是叫經發局長去跟吳益政之後好好聊聊.
所以今天顧立雄又提出這個議題.
我覺得在四月的定期會議,應該就可以看到一個雛型產生.
其實很多東西都要等到四月才有雛形.
包含更完整的愛情產業練,賽馬場的規劃,甚至愛情摩天輪.
所以四月的定期會議其實很值得關注的.會指標著這四年的大概方向和動作.
不過其實,有很多東西是涵蓋再一起的.
也就是今天說是金融科技產業園區.
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主要方針大多都是金融和網路或是app的結合.
甚至甚麼虛擬貨幣,或是跳脫傳統的金融貿易型態,也都是處於網路或是大數據上面.
而同時,蔡金晏也提出,市政府的app系統太過部門各至為政,弄了一堆app,統整性很弱.
所以韓國瑜似乎也要讓市政府的app系統做個大統整.
這樣如果你在搭上數位金融,類似高雄幣阿還是甚麼第三方支付之類的.
然後又可以掛上物流業等貨出的去的幹嘛的.
你說這分拆可以拆成一堆東西,包含金融科技產業,包含智慧城市,包含工業4.0..
但是混再一起又似乎是雷同的同一件事情.
他們又似乎可以放在"軟體科技園區"裡面...XD
那這...到底應該拆成一大堆"產業項目"還是應該合併成一個大集合性的項目呢?
當然啦我知道,這跟"中央補助"和"中央給的權限"有關.
例如如果顧立雄給的補助就限定金融科技產業園區...有鎖定.
那你自然就要生出一個"金融科技產業園區"你才領得道補助和權限.
但是實際上,是不是真的要把金融科技產業園區從軟體科學園區分拆出來.
另外弄一塊土地,蓋了廠辦,只准金融科技產業園區進駐...的完全專門性.
我覺得這就有待商討.
到底是不是應該把事情切割成很複雜很多小塊.
然後弄得自己好像做一大堆事情很厲害.
還是回歸到基本面,把事情串聯起來,讓各部分互相支援和合作??
當然啦,我也只是出一張嘴..XD...實際上怎麼做還是看四月市政府官員怎樣想了.
另外,其實高雄最早的金融產業園區.
是規劃在205兵工廠遷移後釋出的空地那邊.
不過看起來....那塊動作太慢地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