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北市府的新聞稿提出來,那就將我當天的說法「完整版」給大家過目:
從就任議員以來,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我們當民意代表的通常很有「同理心」,因為我們是在第一線傾聽民眾的陳情,完整接收
到對方的焦慮以及急迫。不過也因為如此,有時候會變得有點「不講理」。
但公務人員剛好相反。公務人員嫻熟市政法規,因此經常過於講理,可是失去了同理民眾
的心情。
這中間的矛盾,產生碰撞,正是民眾與民意代表V.S公務人員衝突的主因。
所以如果我們民意代表可以多講一點理,而公務人員多一些同理心,就能夠幫民眾解決問
題,並對市府保持肯定態度,創造雙贏、三贏的局面。
※ 引述《tony900735 (好貴! 好貴!)》之銘言:
: 來源:臺北市政府網站
: https://goo.gl/MW9C5P
: 強化府會交流 柯文哲一對一便當會績效升級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於 2014年1月8日開始舉辦了第一場與臺北市議員的「便當會
」
: ,至2019年1月31日止,舉行了近200場,不僅代表柯文哲市長已經吃了近200個素便當
,
: 同時也展現市長對於府會之間交流的重視。
: 臺北市政府表示,除了在議會的正式會議之外,當時為了和議員在休會期間能有機會針
對
: 地區性議題做更直接的接觸與溝通,因此才有便當會的機制成立。初時的便當會是以議
員
: 「質詢組」的方式辦理,而至2018年底第13屆議員選出後,便當會有了改變,改由一對
一
: 的方式辦理,並以新科議員先開始受邀;另因期程安排,除了吃便當外,亦以穿插下午
茶
: 的型式舉辦。
: 經統計,「便當會2.0」一對一的便當會從107年12月18日至今已安排完成20位新科議員
與
: 市長面對面談市政興革建議,至1月31日止,已完成19位議員的便當會(或下午茶),所
提
: 出的建議案總計有156案,並且立案由市長室直接列管,定期向市長提出辦理進度報告
。
: 臺北市議員徐巧芯在一次便當會之後表示:「本席為新科議員,未來監督問政將秉合理
原
: 則,並協助市府發想有利於市民之公共政策,另外也希望公務員亦應秉持同理心,以利
府
: 會順暢溝通。」雖然她對便當的菜色沒有多加評論,但是為便當會下了貼切的註解,更
展
: 現出便當會辦理的主要意旨,就是強化府會聯繫功能。
: 針對便當會改由一對一的方式,柯文哲市長指出:「是為了節省大家時間,因為有時候
一
: 次請5個議員來,一個講話,其他4個在等,何必浪費時間;就是一個議員來,大家辦完
事
: 情就走,節省大家時間。」藉由一對一方式辦便當會,是因過往闔各言爾志的做法無法
暢
: 所欲言,一對一的風格不僅可以讓每位議員充分運用1小時時間提出地方建設議題,也
能
: 由權管局處首長當面說明回復,效果更大;如有需時間處理的案件,也會由市長室直接
列
: 管,定期向市長及議員說明辦理進度,無法處理的,市長也會直接告訴議員。
: 臺北市政府表示,柯文哲市長一再強調,由議員在便當會提出的地方事務不可能一氣呵
成
: ,他就是想藉由今年4月開議前的這一段時間,研究議員所提的意見並找出解決方法,
在
: 下會期施政報告或總質詢時,面對議員也能夠有明顯的進度說明。
: 在此期間,也有資深的議員反映為何尚未安排他們的便當會;臺北市政府強調,最主要
的
: 考量點則是新科議員和市長彼此都較陌生,因此也先安排新科議員的見面會,相互認識
。
: 另外,有議員反映便當會變為一對一的模式後,可能會有「利益交換」、「暗室協商」
的
: 情形,市長變成扮演「萬應公」的角色?市府對此澄清,在便當會所談內容都是對事不
對
: 人,市府都尊重議員所提的建設建言;而在場出席的人員都可即時提出市政興革建議,
甚
: 至在見面當下也與市長有政策攻防與辯論的機會,透過「意見交換」衝擊出政策修正的
火
: 花。
: 未來,便當會也將視實際運作情形與議員需求進行滾動修正,但正常化舉辦是舉辦原則
。
: 以面對面的交流促成府會雙方的了解,不單單是議員和市長,雙方的首長和幕僚也可藉
由
: 這個機會,相互了解府會運作的模式與問政角度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