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看到個名嘴節目訪問一個人,談教育。
受訪者說,台灣的政策根本完全顛倒了。
每個父母都想要吹噓自己孩子多強,每個學校都想吹噓自己升學率多狂
於是把所有的資源都投放在菁英身上。
問題是,這些菁英本來就是強的話,你不給他資源他也會自己找方法,最後一樣成功。
至於給了半天資源還是沒效的廢物,那更是浪費了資源。
所以台灣的教育政策就是在亂搞。
教育部真正該做的,是要把低端的學生拉起來。數學不用多強,會上市場殺價就夠。英文不用多溜,看見外國人不會想逃就行。讓每個孩子都有在現代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不要讓他們在15歲就放棄人生。
況且依投資效益遞減的原理,讓95分的考到98分,比30分的考到60分要困難太多。
回頭來看,經濟政策不也該如此?
我故意不講這個學者是誰,因為鄉民喜歡以人廢言。你先回想一下他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再看下一行。
他是李家同。
訪問阿同伯的是汪笨湖。時間是2000年以前。
今天的產業問題也是一樣。
特別是資本密集的玩意,一定準備久,收效慢,當然若一旦成功才會回收大。可是這是中央政府該做的,而我們的經濟部長只會拿插頭插鼻孔。
沒錯,韓禿目前看不出什麼長遠的規劃,反而像是興之所至就炒個風風火火。譬如土包子大賽就是一例(但你不能否認很有創意,而且沒有比這個更打黃肥的臉的方法)
但他如果連短線也炒不好的話就更廢了。
鋪路是個例子,韓總夜市也是。韓禿可以說,我接到手上的這個高雄就是個爛攤子,我只能趕快搶救,能救什麼救什麼
至少這樣推廣農產品的效果可以直接看得見,夠了。
至於侯鄭盧黃,怎麼不見你用相同標準檢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