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之銘言:
這篇講到很多重點。
之前政府有推一個小佃農大地主,就是農民老了種不動,或地太少成本不符,
等等之類的,把地租出去,讓有能力種的年輕人或是農企業租去種。
結果呢?
台灣農業很大的問題就是農業人口老化,還有土地零碎化。
美國澳洲那種大量運用農機具,一兩個人顧一大片的種植方式在台灣無法實現。
農機具貴要一定的規模的農民才養得起,而且土地太小塊大型農機具不好施展。
台灣課本會跟你說美國那種單位產量比較少,其實現在早就不是那樣了。
人家國外搞到可以用GPS監控各區塊土地的用水、施肥、用藥,
針對不同區塊的地理、土質、肥度等等去做微調。
這樣省水又可以節約肥料農藥用量(用太多也是流走變成污染),
連收成都可以丟上期貨市場去交易,東西還沒收成就已經賣出去了。
現在人家總產量大,單位成本低,單位產量也沒比東亞集約農業少多少,
所以台灣農業才會怕國外怕得要死。
然後農民人口老化心態就會保守,人家叫他怎麼改他都當耳邊風。
年輕人熱血有理想想去務農,但是問題是沒有地。
農地一買就是幾分幾甲在算,沒人用坪在賣的,
每坪單價雖然低但一次買個幾分乘起來就變幾百萬幾千萬,
你年輕人有幾百萬幾千萬能創業的是有多少,這還只是土地成本。
你說用租的,
老農沒種也有休耕補助可拿,租出去就沒了補助,換成拿租金。
家裡有出租房子就知道,出租也有風險,遇到惡房客很難搞,
既然我不租出去也有補助,錢不會差多少,出租又有風險,我幹嘛租?
所以很多老農要嘛自己隨便種,要嘛不種領補助,出租意願很低落。
電視新聞常常會報一些很勵志的,回鄉種田發大財的年輕人,
鄉民看的時候先看看他田是哪來的?很多都嘛父母留下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