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林濁水觀點》故宮台灣化與台灣故宮化 —

作者: vikk33 (陳V)   2019-03-23 19:21:16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林濁水觀點》故宮台灣化與台灣故宮化 —中國建制馴化下的台灣本土化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s.yam.com/wGhYE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自由時報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林濁水
3月21日,磨刀霍霍的國民黨立委因為新任院長吳密察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句「故宮台灣化
是假議題」,有的放下利刄、有的甚至笑逐顏開,倒過來大大稱讚民進黨的新館長,緊張
的行政院和民進黨立委全都鬆了一口氣。陳其南掀起的故宮台灣化風波終於落幕。
然而,力挺陳其南的一些獨派人士恐怕免不了扼腕深深嘆息:台灣的本土化命運多舛。是
這樣嗎?且好好的深入探討。
故宮的奇特使命
故宮這一個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有地位的博物館,在體制上特別無比,館長是政治任命的
內閣閣員,這是任何一個正常國家都不會有的體制,羅浮宮、大英博物館那些比故宮更顯
赫的博物館,館長沒有一個是「政治任命」的內閣閣員。體制這樣怪異,來由是國民黨政
權退據台灣後,雖然和中共都宣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但是受制於大陸太大、台灣
太小的現實,統治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合法性岌岌可危,於是擁有的故宮,由於藏有統治中
國的歷代漢人和滿清皇帝才有的珍寶器物,便有了一個古怪的想法:把擁有故宮當成自己
是中國文化正統和政權正統兩者合一的唯一合法繼承者的佐證。換句話說,就是把故宮當
成統治者傳位的「皇權玉璽」。故宮器物既然形同玉璽,館長成了掌璽大臣,當然得位居
閣員之列,無庸置疑。
只是,故宮這樣的古怪定位,在國民黨雖然認為理所當然,但是從台灣本土主體立場出發
,當然難以接受,所以在國會全面改選後,便有民進黨立委強烈質疑,認為故宮本質上既
然是博物館,就應該回歸正常國家博物館的體制,成為文建會管轄眾多博物館中的一個,
而不應該從眾博物館中割裂出來,繼續維持直接隸屬行政院的怪異體制,繼續承擔封建王
朝思想下的「傳位玉璽」的功能。
國會全面改選後,被以同樣的民主理念檢討的機關還有國史館,民進黨立委認為「官定國
史」這個封建時代的制度違反自由主義的價值,所以應該把國史館轉型成為正常國家的國
家檔案館。
但想也知道的,在國民黨執政的1990年代,民進黨立委這樣的改革主張根本沒有實踐的機
會,所以他們的期望理當在政權輪替後才有可能成真,不料,2000年政權輪替了,他們的
期望仍然落空。
陳水扁政府並不採納民進黨立委從體制正常化、功能現代化的角度對故宮和國史館進行改
造的主張。然而,民進黨獨派的新館長上台之後,無法不感受到這兩個館的功能和自己的
立場有扞格的地方,於是他們採取依循舊體制,然後加以本土化的策略。其中最戲劇性的
便是故宮的改革。杜正勝上台後,改革計劃最驚人,他不但反對揚棄舊體制把故宮館長任
命去政治化,反而要進一步強化館長身份的政治性,他認為故宮館長只是閣員,政治地位
不夠,他認為應該把故宮提升為和行政、立法等五院一樣地位的「文化院」,院長從行政
院下的閣員升格為和行政院長一樣地位的文化院長。這種把大中國五權憲法體制進一步發
揚光大成六權體制,以推動本土化的構想,連國民黨都吃不消,最後只好不了了之。但是
他強化館長和故宮的地位的努力並沒有因此放棄,他退而求其次,推動蓋故宮南院,然後
決定南院以亞洲文化為主體。
當時有民進黨立委強烈反對。理由是,既然南院強調的是亞洲而和故宮強調的漢、滿宮庭
典藏不一樣,那麼為什麼不自己獨立成亞洲館,卻要繼續叫南故宮這中國皇朝的名義而隸
屬於杜正勝當館長的故宮之下;其二,在台灣的博物館中,故宮資源特別豐厚,這樣豐厚
的資源應該學當年羅浮宮的作法,基於多元主義的精神用來協助其他不同的博物館強化各
自的特色,而不是以故宮之名四處拓展版圖;其三,亞洲那麼大,文化那麼多元,文物那
麼多,要蓋一個館容納,根本是文化知識上的大外行,再加上博物館在世界各地蓋起來,
都努力收藏文物,當各國都嚴禁文物出國後,還要蓋這樣的包山包海的博物館,怎麼可能
做到!大英帝國博物館做得到有其不可能模仿的背景:部隊出征各大洲,各地文物齊進來
。因此我斷言故宮南院將來必然在營運上出現高度的困難。如今真是不幸言中。
然而,杜正勝既然在嘉義蓋了南院,自然而然,有民進黨縣市長和立委紛紛跟進,說他們
的地方也要。如果他們真的要到了,那由杜正勝這一個台獨院長開頭,中國故宮豈不是就
在台灣遍地開花,形成了舉世所無的「台灣故宮化」的怪象?
等到陳其南當院長,他倒是有一個進步的主張,那就是故宮院長應該專業任用,採取任期
制,揚棄政治任命的彰顯封建精神的體制,這很不錯;但是可惜他又節外生枝地發明了「
故宮台灣化」的政策,這就離譜了。明明典藏的是歷代大漢皇帝和滿清皇帝的宮廷器物,
本質那麼強烈而清楚,要怎樣台灣化?
本來,本土化是好事,陳其南的「土著化」理論也很精彩,只是還活著的人和社會固然可
以透過學習、創造而有什麼化什麼化的;但已經成為「典藏」而完全「去實用化」幾百幾
千年的中國、滿人皇家器物怎麽化?
庶民自己的文化的土著化,使台灣文化很自然地形成了混搭的現象,而有這樣那樣的中國
元素在內;但所謂「化」,則無論中國化或是台灣化,都是單一取向的強烈規訓性格。很
難說不是受中國傳統同化觀念的制約,而同化觀念正是大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粗暴的面向

實務上,有些博物館強調的特色是本土性,有些則是「異國性」,而異國性正是大英博物
館最精彩的地方。無論如何,有的本土性,有的異國性,各有不同特色的維持,才是任何
博物館都最應該做的事。
在民進黨兩位有名的院長主導之下,無論是故宮台灣化或台灣故宮化,本質上都是不挑戰
中國建制,甚至被中國體制馴化下的台灣本土化。都是非常典型的後殖民現象:雖然在權
力力上掙脫了殖民統治,但是在文化價值上仍然受到舊殖民政權的制約。幸而等到吳密察
當館長才揚棄了後殖民現象的制約:先是當國史館長時力推廢國史館,等到當故宮館長時
,結束故宮台灣化政策。可惜,由於民進黨政務高層中後殖民心態仍然嚴重,成為吳密察
推動政策的重大阻力,以致於直到他卸職,廢國史館工程仍未完成,至於未來館長是不是
能延續他的現代化改革路線,還是倒退回後殖民途徑,就更令人擔心了。由此可見,未來
他對故宮體制的現代化改革能做到什麼程度,恐怕也不是簡單的事。
民進黨政策或主張受到後殖民心態制約的,其實還不只是國史館、故宮的管理,也在其他
地方可以看到。例如,最近民進黨內有一種說法就是民進黨應該由台灣人的黨蛻變成華人
的黨,是一個受到國民黨的中華體制馴化下的産品,這樣的馴化使精神從現代化的西發利
亞世界退化為前現代的傳統世界,就像美國人說共和黨從美國人的黨退化成盎格魯撒克遜
人的黨一樣,令現代人難以理解。
從這些例子再加上轉型正義遇到的種種困難來看,一個被殖民統治過的地方,要解殖民還
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前後執政加起來都超過十一年了,國史館,故宮的發展才走到這個
地步。如今到底還是有了正面的開始,衷心期待能更往深化的方向走下去,徹底從後殖民
陷阱中走出來,真正走上自由化、多元主義又健康的本土化大道。
4.附註、心得、想法︰
其實
這比後殖民
更荒謬
也更高竿高段
而是讓你感覺不到正在殖民
作者: glavine85 (福氣福氣悠~)   2019-03-23 19:22:00
不先玩玩計算機嗎?XDDDDD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9-03-23 19:23:00
故宮南院玩成這樣,還好意思講啊
作者: loggate   2019-03-23 19:28:00
扯半天扯到後殖民化...哪一個殖民地人民能幹到副總統?綠營真的從上到下都有病
作者: junibookye (兵車行)   2019-03-23 19:33:00
台灣化對岸都不來了慘
作者: kimberiea (長腿控女僕)   2019-03-23 19:35:00
快酸韓國瑜啊
作者: vimeo (琬君 是你 o'_'o)   2019-03-23 19:38:00
不想被故官文物影響的話,東西送回中國去呀噁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