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實在繞太多,快可以環島五次了吧,
就讓我以簡單兩點,表達這次事件,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第一點,與人溝通,最主要的兩方式,
分別是『動之以情』與『說之以理』,順序上,動之以情為先。
強調理性論述、不帶情緒、理性溝通這些字眼,卻忘記有個盲點,
跟你毫無交情與交集的人,是可以打從一開始就拒絕與你溝通。
你想打開與他理性溝通的那一扇門,
就必須先觸碰到動之以情的敲門磚,讓人感受你的誠意,
觀察對方,投其所好,使你在他的心中印象分數上升到某程度,
才有辦法請教事情或溝通實務。一開始不但沒加分,還扣帽子造成大扣分,
後面哪還有甚麼好談的,不被掃地出門已要偷笑了。
很多人因柯的專業、勤勞、務實、科學精神而喜歡柯,
但忽略一件事,柯在當台北市長之前,是個常要與病人的家屬,
解釋重症病人之病情的醫生。很多壞消息,在你面對焦急、沮喪的親人,
能在不安撫情緒的情況下,就直接說出口嗎? 沒有一點感同身受的情懷,
柯能做到很多的病人家屬,都非常感謝他的照顧嗎?
所以我要很明白的說,
『敦厚的,並不是小野;敦厚的,是在小野犯錯後,抱他的柯。』
我們願意體諒小野,是因為我們欣賞柯的敦厚與寬容。
第二點,針對某個議題,網路查到的資料很豐富,
很正確,這非常好,但世界複雜,當你對這資訊如獲至寶時,
會不會忽略了它只是其中一個面向? 其實只是鳳毛麟角?
因此針對較陌生的議題,最好不要有預設立場,
我比較建議用『拼圖』的心態去面對,不論拿到甚麼資料,
都只是一片拼圖,隨著拼圖完成率逐漸上升,才慢慢做出保守的結論。
以我觀察目前在台灣許多要處理的重大議題,
別說在FB、PTT這類平台能解釋清楚,寫個幾百頁論文搞不好仍交待不清,
身為『資訊收集者』、『資訊整合者』及『資訊傳播者』,
應該要瞭解『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道理。
(要能廣博閱讀,而擇其中之精要;
蓄積豐厚學力學養,而不急於表現。)
『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之後,
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
(要經得住誘惑,要耐得住寂寞,要等到知識完全充足,
如水之溢滿,如滿弓發箭之時,再拿起筆寫出心中所悟。)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