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經濟一百分」? 假新聞滿天飛?這些招

作者: vikk33 (陳V)   2019-04-12 13:50:16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經濟一百分」? 假新聞滿天飛?這些招式德國納粹當年都用過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551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想想論壇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2000年總統大選時,本人仍是學生,某位同學非常認真地跟我說,一定要支持宋楚瑜,趕
快接受中國的一國兩制方案,不然萬一惹惱刺激中國打過來,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姑
且不論一國兩制這個「待遇」如何,關於台灣當前的處境,納粹德國的故事也許可以拿來
參考。
歷史上,對於二次大戰的近因,一般的說法是,由於西方國家對於希特勒上台以後的蠶食
併吞周圍小國領土,採取容忍的態度,因此讓希特勒得寸進尺,繼續對波蘭如法炮製,終
於讓英法兩國政府大夢初醒,決心支援波蘭來對抗德國。然而,在希特勒眼裡看來,是波
蘭跟英法兩國太過於「情緒化」,不夠理性,不夠「尊重」德意志民族的「傳統歷史疆域
」,才會無理地拒絕德國提出的領土要求。因此,對希特勒而言,第二次大戰都是由於「
其他人」不理性,因而擦槍走火造成。
不過單以軍事實力而言,德國許多高階將領其實對於希特勒上台以來的擴張行動,是抱著
戒慎恐懼的心態,深怕真的引發大戰,德國將毫無勝算。1938年9月,在希特勒併吞捷克
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之際,德軍參謀總長貝克憤而辭職,以抗議希特勒魯莽的冒險。不
過英國首相張伯倫當時是再次的容忍希特勒,簽訂慕尼黑協定,要捷克斯洛伐克吞下去。
至今留下了「張伯倫主義」的窩囊形象。
如今,以後見之明來看,希特勒的賭博式擴張,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瘋狂冒險,西方國家高
層,也並非單純因為怕麻煩、怕挑釁、怕戰爭,而容忍希特勒。不妨就以三個例子對照台
灣近年局勢。
培植奧地利納粹黨 成功併吞奧地利
自從1929大蕭條以來,奧地利納粹黨與右翼政黨長期進行各種激烈政治活動,1934年,奧
地利總理陶爾斐斯遭到奧地利納粹黨綁架暗殺。相對的,奧地利政府對於工會與左派政黨
(約40%選票)則是強力鎮壓。諷刺的是,當1936年希特勒步步逼近,奧地利政府為了安
撫希特勒而釋放奧地利納粹黨成員,重新給予政府職位時,許多工會與左派政黨成員還在
坐牢。
奧地利納粹黨在德國資助下,發展地下組織並進行常態性的暴動。而奧地利納粹黨的官員
,也跳過中央政府,直接到德國接受希特勒的指示。等到1938年最後關頭,奧地利總理決
定跟工會與左派政黨大和解對抗外敵時,已經太遲。
對照台灣近20多年來,持五星旗之激進組織成員多可自由在街頭暴動,甚至大方滲透媒體
與公部門,以及親中政黨成員與公務員直接到中國接受北京指示,此等局面已經相當類似
奧地利當年的情況。至於台灣的反中國併吞之政治人物何時能大和解,就端看各方智慧。
「到德國發大財!」 美國大老闆好心動
眾所皆知,納粹黨雖然全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不過希特勒一旦上台掌握
實權,馬上一腳踢開工會,轉身擁抱財團企業來推動經濟政策。在納粹高壓政策下,對西
方企業而言,德國簡直是個提供大量聽話工人與商機的完美市場。舉凡從食品業、製造業
、化工業、石油業以及金融業,無不熱烈進軍德國市場,甚至跟德國企業共同組成國際公
司。當然,希特勒併吞周圍小國時,許多西方企業是不會忘記爭取相關的商機。
同時期,在美國推動新政、對企業增稅、推動社會福利及公共建設的羅斯福總統,反而遭
到眾多企業家鄙視,認為他不知道學習德國「拚經濟」的方式。相對於羅斯福,希特勒則
是大力推動民營化、私有化商機給企業。當羅斯福被工商業者群起抹黑之際,許多美國企
業家卻大力讚美納粹德國的法西斯黨國模式,可謂是首開「經濟100分,政治0分」之風氣

美國業者除了在美國本土資助林林總總的崇拜希特勒之極端種族組織,在1933年,甚至也
有美國企業透過民兵組織遊說軍方將領Smedley Butler,打算進行軍事政變,來推行法西
斯統治。所幸,Butler選擇對國家效忠,向羅斯福揭露此計畫,甚至也在大眾媒體批露。
但此案經調查後不了了之。1937年,美國駐德大使William Dodd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親眼
目睹許多美國工商業菁英與納粹德國與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合作緊密,並且甚至有美國金融
業人士告訴他,已經隨時準備好採取行動,把法西斯統治模式引進美國,以抵制羅斯福的
新政。1939年二戰爆發時,美國汽車業已經擁有德國市場70%之市占率。
直到二戰爆發後不久,美國相關企業仍然拒絕羅斯福的要求在美國本土增加軍用車輛的生
產,然而他們在德國的工廠卻非常樂意接受納粹德國的訂單。等到美國大兵登陸諾曼地,
俘獲德軍裝備時,驚訝的發現德軍車輛的引擎居然跟美軍的一模一樣。可以說,如果沒有
美國相關企業在德國的經營,希特勒的陸軍將不可能達成大規模摩托化的目標,也就是,
沒有發動閃電戰之能力。
二戰爆發後,納粹勢力繼續在美國商界,召集各行各業成立商會與德國貿易。直到1941年
美國正式參戰以後,美國許多大型企業對於自身與納粹德國千絲萬縷之關係,開始經由媒
體公關手法洗白,而逐漸不為人知,也有企業大亨急忙收回以前發表之反猶書籍。而當美
國民眾為了戰爭,飽受物資管制之苦時,美國部分石油業者甚至直到1944年仍然持續販賣
汽油與戰略物資給中立國西班牙,轉運往納粹德國。
由此可見,當年羅斯福遭受來自工商界、媒體界的壓力,恐怕也不亞於當前台灣政府。對
照台灣過去20年來穿梭兩岸的產官學集團,在台灣公開擁戴中國也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至於公開通敵與發展組織者,國安與司法機關也沒有採取什麼積極行動。就此而言,台灣
的社會氛圍與當時美國也有許多相似。
但台灣的幸運在於,目前多數民主陣營國家對於中國之商業操控手法與網路資安滲透已有
警覺,美中貿易戰也迫使台商重新思考跟中國之關係,反而是中國勢力操控台灣本地之產
官學組織與媒體,成為當前巨大的挑戰。
媒體吹捧 黨國宣傳 納粹好棒棒
納粹運用宣傳手法與假新聞的高超本領,應該已經廣為人知。例如,每逢併吞鄰國,納粹
總會宣傳為:千錯萬錯都是別國的錯,都是別國聯手陷害愛好和平的德國,德國只是保衛
自己的固有歷史疆域。對於受害國,希特勒在併吞之前,也不會忘記再三提醒,趕快接受
條件,不然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專門宣傳納粹的思想,德國戰敗
後舉家服藥自殺。(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較少為人知的是,1935年,部分美國企業甚至雇用納粹德國在美國的公關代表,Carl
Byoir,來進行媒體宣傳戰,抗議羅斯福的新政(Carl Byoir另一工作則是在美國宣傳納
粹德國之美好形象)。羅斯福的社會福利政策,被鋪天蓋地的醜化為準備推行共產主義,
而許多美國企業一邊擁戴法西斯極權統治,一邊把自己包裝為尊重個人權利、個人自由的
自由經濟推手。最有名的也許莫過於Henry Luce,時代雜誌的創辦人。Henry Luce五次將
墨索里尼放為時代雜誌封面人物,並熱烈在美國宣傳法西斯主義。
在今天的網路大數據時代,更多細膩的假訊息製造與散布手法,已經很多專家分析過,此
處就不再贅述。我試圖分析一下,意識形態在宣傳戰的角色。
我在此粗糙的把意識形態定義為世界觀、價值觀與信念的綜合體。以這樣的定義,當然各
黨各派,甚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識形態。例如,上述擁戴納粹的美國業者,其背後
意識形態可能就是服從威權,白人種族至上,反猶,加上信仰由企業主導一切才能創造經
濟成長以及富裕的社會。由這樣看來,美國業者之所以大力吹捧希特勒,不光是實質商業
利益,也是因為希特勒的意識形態符合許多美國工商業者的胃口。因此,他們抱持著使命
感,想在美國推動他們心目中完美的體制,也就導致他們運用種種媒體宣傳去吹捧法西斯
政權的優點。
不過,當意識形態與現實社會越來越脫節時,人能不能勇敢面對現實,並修改自己的意識
形態,又是另一回事。例如,羅斯福的新政路線,以及美國政府介入的社會福利、住宅政
策以及公共建設等等,創造出美國龐大消費力之中產階級,因而促成了二戰後商業景氣大
爆發的美國夢黃金時期,完全推翻美國工商界宣傳的羅斯福要把美國變成共產社會。新政
路線反而是促進美國戰後社會運動,推動更多個人權利與個人自由的立法。可以說,美國
人習以為常的個人權利與自由,許多都是戰後社會運動促成立法的。然而,今天我們仍然
可以看到許多人繼續擁抱「由企業主導一切才能創造經濟成長、個人自由、個人權利以及
富裕」的意識形態。
同樣的,許多人抱著「獨裁政權比較有效率,民主政府比較沒效率」的意識形態,恐怕也
經不起考驗。就用美國與納粹德國來比較,同時期的美國,在眾多工商業者、金融業者哭
天搶地、背刺政府的狀況之下,美國之經濟生產效率,以及軍備生產效率,依然遙遙領先
納粹德國(即使納粹德國抓了幾百萬人在工廠當免費奴工)。事後分析原因,納粹黨國體
制從上到下的貪腐、人事混亂、朝令夕改、內鬥、多頭馬車等等,是導致其行政與經濟效
率低下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二戰中途,希特勒已經下令禁止討論美國的生產數字,以免打
擊士氣。當然,搶著去德國發大財的西方業者,都忙著吹捧法西斯黨國體制,而不會跟民
眾揭露納粹統治下真實的經濟效率與行政效率,更不用說,對於納粹統治下蓋世太保的行
徑,多數西方民眾是被隱瞞到戰後才知道。
以上面的案例來看,今天在台灣的中國勢力散布假新聞的背後,除了實質利益輸送,也許
是社會上仍有一些民眾抱持著「獨裁政權比較有效率,民主政府比較沒效率」以及「黨國
體制很美好」的意識形態,加上缺乏對中國現實社會的認識。而中國勢力藉由這兩個漏洞
, 進行假新聞之滲透。
畢竟台灣二戰後快速的經濟成長,是在蔣家獨裁的黨國時代所達成。以至於今天許多民眾
,是不會有時間、精力,去考察歷史資料、經濟資料,更不可能去查閱已經解密之美國官
方文件,來分析台灣戰後經濟成長的真正主因,自然也沒有時間去研究蔣家黨國時代真實
的行政效率與經濟效率,也無法得知黨國時代特務系統行徑之全貌。
因此,造成一些台灣民眾產生對獨裁政權美好想像之意識形態。就如同許多網路上崇拜希
特勒的粉絲,以為當年納粹德國經濟建設迅速發展,意氣風發,歸功於希特勒的黨國體制
英明蓋世,卻不知道其實是西方企業跑去振興德國經濟,以及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
綜合以上,大致可以歸納出,當今中國在軍事實力無法跨海作戰之下,模仿納粹德國的三
種策略,用在台灣身上。也就是俗稱的打台灣不如買台灣。
不過,以近年之民調研究來看,也不用過於悲觀,因為台灣多數民眾對於政治參與、人權
與環保相關之意識型態,其實都與中國的專制統治之意識形態相差甚遠(不可否認,即使
連擁核人士都知道發動公投,其民主素養至少還是高於專制中國)。由此看來,我們習以
為常認為藍綠選民意識形態差距,應該主要只有上述的兩個漏洞,被中國勢力趁機利用散
布假訊息。其他方面,尤其是認同民主機制,其實多數民眾都有共識。
如今我們也知道,羅斯福當年並沒有坐以待斃,白白讓納粹勢力之假新聞滲透,除了透過
爐邊談話廣播節目,也成立了反制假新聞、假宣傳之各種機構。例如 「戰爭資訊局」(
the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政府報告辦公室」(the Office of Government
Reports)、「審查局」(the Office of Censorship)等等。
因此,對於中國打壓併吞台灣之威脅,台灣民眾與政治人物其實不須要互相怪罪指責,不
如共同研議處理中國勢力之對策,以及推動相關立法與機構,較為實際。
4.附註、心得、想法︰
可是假新聞
是9.2唯一的信仰
若他們
精神心理狀態已致如此
就取消戶籍移中國好了
論破
作者: ikr3699654 (阿邱邱)   2019-04-12 13:51:00
想想論壇你們想想綠共把政經收了怎麼說 自己人也鬥?
作者: alice1967 (kimos)   2019-04-12 13:53:00
好好的結論被破壞了,真可惜!
作者: f124 (....)   2019-04-12 13:54:00
德軍都沒空優了還在德軍 洗洗睡吧
作者: ZeroArcher   2019-04-12 13:54:00
假新聞之王不就你們綠營嗎wwwwwww
作者: NONOTV ( )   2019-04-12 13:55:00
要不要去統計一下2016前假新聞有多少?以前造假新聞鬧事搞久了,報應回到自己頭上後才在哪整天打假,根本好笑
作者: smallkaka (人無一善以報天)   2019-04-12 13:57:00
甘寧老師 1450就這點水準嗎? 唉 加油 我給箭頭
作者: ikr3699654 (阿邱邱)   2019-04-12 13:57:00
沒假新聞也殺阿 看看政經 打你一個收視率低就收了怎不看新台灣漏油 跟鄭不知道收視率多差 垃圾雙標?
作者: lin04 (天天)   2019-04-12 14:00:00
一個抱著中國大腿,一個見縫插針,然後兩邊都有人互航
作者: dssb1978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   2019-04-12 14:02:00
其實想想這些話套在綠色思想,真的也是沒差多少。
作者: lin04 (天天)   2019-04-12 14:02:00
沒有人是真心想做事,只是想從龐大的利益撈點好處
作者: netion (只想單純的活下去)   2019-04-12 14:02:00
原來韓國瑜等於德國納粹 崇拜韓國瑜就等於崇拜納粹希特勒
作者: webb (道‧天‧地‧人)   2019-04-12 14:04:00
希特勒要在台灣復活啦~~~~!!!!!!!!!!!!!!!!!!!!!!!!!!!!!
作者: peachnest   2019-04-12 14:14:00
韓國瑜又來了,韓:明年是中華民國的生死保衛戰,猜幾天後蔡:明年是臺灣的生死保衛戰
作者: SIBVD (西門子)   2019-04-12 14:17:00
垃圾文,直接看網友留言
作者: nightyao (yao)   2019-04-12 14:32:00
沒想想臺灣價值怎麼審核過
作者: artdeco1 (小惡魔1)   2019-04-12 15:53:00
優質文章 推
作者: ZacHsu (Zac)   2019-04-12 16:09:00
韓國瑜又變希特勒了,真的是世界的偉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