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8 13:23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763109
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與全國廢核平台,4月27日在南、北同步舉行2019廢核遊行,主軸為
「核電10% !再生能源來」。遊行當天是車諾比核災33周年隔,剛好也是媽祖生日,地
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遊行呼籲堅定廢核、支持再生能源,「媽祖有指示大
家要站出來遊行,廢核保台灣!」
去年第16案公投通過後,「2025非核家園」條款正式失效。今年4月27日是車諾比核災3
3周年隔日,全國廢核平台與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在高雄與台北同步舉辦廢核遊行,這也
是繼去年公投後第一場反核運動集結。
台灣城鄉公民培力協會理事鄧宇佑表示,民調顯示8成民眾不知道台灣核電只占10%,以
為是50%、甚至80%,所以擔心台灣不能沒有核電,其實台灣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仰賴核
電。台灣使用核電40年,已製造出2萬多束高放射性廢棄物、21萬桶低放射性廢棄物,卻
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永久儲存核廢料的地方。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重啟核四至少要N+7年,老舊核電廠延役也必須先提
高耐震係數。且興建核三廠的西屋公司已經破產,恐怕連老舊零件都無法全數更新,將
增加台灣繼續使用核電的風險。與其提心吊膽,寄望核能減煤來減少空汙,不如把這些
錢和時間拿來發展再生能源,減汙減碳的效果一樣好。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說,核電與燃煤是可以同時減少的,非核不代表燃煤就會大
增。與2009年相比,核電從18%減少到10%,燃煤同時也從52%減少到46%,證明台灣
早已走在「去煤非核」的路上。不要以為增加核電就可以改善空汙,推動能源轉型,用
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發電,降低工廠與汽機車污染,才能解決問題。
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理事長林元笠提出昨天近午11點多的台電發電數據,太陽能
、風力、水力的發電已達9.1%,與核電只差0.7%。興建核電廠動輒耗費數十年,重啟核
四也要N+7年,但太陽光電平均只要半年就能發電,再加上即將上線的風力發電,台灣的
再生能源還會持續成長,不須靠核電減煤。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補充,能源轉型除了再生能源,另一個重要課題就是節電。
台灣經常為了夏季尖峰用電而擔心缺電問題,其實只要在一年中用電最多的那73小時內
抑制非必要的用電需求,就可以提高5%備轉容量,相當於一座核二廠的供電能力。只要
做好節能、抑制尖峰用電、增加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發電,不需增加燃煤,也能淘汰核電
。
南台灣廢核遊行4月27日下午兩點,在高雄捷運凹子底站1號出口集合。主辦單位預估將
有100個團體,三至五千人參加,政治人物還在邀請中。
====
所以當初在酸果凍酸三小
就只有你們覺青可以媽祖,果凍就不行媽祖喔
幹你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