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柯要選的時候就提出過公宅與居住正義的問題
那一年,臺灣的房價是年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
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子。柯說:「結果就是買不起房子的很
痛苦,買得起房子的則是連痛苦的時間也沒有,因為忙著繳房貸,
變成屋奴。」柯在想如何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至少能租到房子,這就
是柯的臺北市政府認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評 估:
柯以各國的公共住宅比例當基準,荷蘭全國有34%的公宅數、英國
佔20%、日本6.06%、美國6%而臺灣則只有0.08%,臺北市約為0.63%。
按照各國的綜合經驗,公共住宅至少要佔住宅總量的5%,才有平抑
房價的效果。那這誰建議的呢?柯說是選前幫他上課的都市計畫專
家說的,具體有哪些人我不清楚,但以台北市一百萬戶房子來說,
就要有五萬戶公宅才能抑制房價,所以一開始臺北市政府提出興建
公共住宅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目標,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提
供住宅給有需要的人,一方面減輕房租過高的壓力,一方面漸漸平
抑房價,這也就是8年5萬戶的由來。
具體作為:
1.「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政策:
柯利用公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但公有土地取得不易又珍貴,希
望藉由只租不賣的政策,避免過度炒作土地買賣間接又拉高房價。
「只租不賣」的政策,也避免市府的公共住宅去影響到市民私有
房屋的市場交易。所以,「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柯一貫的主
張,柯說:「公共住宅的建設對北市財政是很重的負擔,為確保
市府財政永續健全,我們也相當重視公共住宅的自償性。」柯也
說市府團隊曾做最壞的打算,若在財務最艱困的情況下,參考新
加坡或柏林公宅的「限制性出售」政策,也是一種政策選擇性。
所謂「限制性出售」,即售出後不得轉賣,僅能回賣政府,確保
避免進入銷售市場,又造成炒作。
2.居住正義的觀念:
有人問柯在台北市到底打不打房?柯的看法是只用「打房」兩個
字,無法實現臺灣的「居住正義」。在臺北市,市民的房屋自有
率逾七成,要降低房價,當然得注意如何避免過度損及持有房屋
的市民權益。房價過度震盪,也會對整體產業造成衝擊。因此,
相關的討論應該避免只用「打房」兩個字去討論,到底是打什麼
房?打誰的房?根本無法說明。柯主張透過穩健的公共住宅政策
抑制房價高漲,這個態度到現在都一樣,柯上任後積極推動公共
住宅政策,希望有需要的年輕人可以在臺北市住得起房子,又不
會使市民的財產急遽縮水,甚至造成產業的崩盤。作為一個市長,
必須要兼顧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顧此失彼。
3.公宅定價策略;
公宅租金是以周邊行情的85%計算,目前不同的公宅有不同的價位,
但為了讓年輕人租得起,又不讓公宅價格過低引起周邊居民反彈,
目前北市府是採取補貼策略,就是帳面上看起來公宅租金還是偏
高,讓周遭居民不會覺得房價一下子被拉低,但是實質上不讓你
付那麼多錢,有租屋補助可以申請;台北市首處結合TOD規劃的安
康社區興隆公宅一期二區,就是租金以市價的85折計算,若申請
租屋補助,最低12坪的小套房只要2100元,36坪3房型只需13400元。
其餘公宅各有不同的房型和租屋補助,柯的法就是買不起但要能
先租起的起,而且租得起也不能把你的薪水榨乾。
4.公宅數量修正:
基於興建公宅耗錢耗時,其實柯在2015年就下修公宅興建的數量,
一方面發現不可能把公有地全拿來蓋公宅,一方面也逐漸發現台
北市空屋太多,要是能半強迫空屋釋出,再加上興建的公宅數,
整體數量加起來能平抑房價即可,五萬戶不一定要全部由興建新
興公宅來提供,北市一年沒有人住的空屋達6萬戶,是嚴重的資產
閒置;所以柯就修正政策,你以可以說他轉彎,但我覺得這就是
柯的好處:務實。發現現況與預測的不同就往事實修正,他自己也
說公宅的確是政策大轉彎,但是轉彎是基於現況,這我可接受。
像是包租代管因成效不佳要大幅修正,目前北市推出房東與四大租
賃平台業者簽約,將房子出租給年輕人,租金上限1萬8000元,房東
保證年收租20萬,還可獲得租稅減免及最高5萬的房屋修繕費,也不
需要面對奧客,政府來處理。不過違建與分租套房不在適用範圍內,
這樣看似不錯的方案卻也只有成功800多戶,太少,所以要轉彎;我
覺得碰壁就修正是滿好的事情,不需要抓著口號不放。
5.結 論:
我覺得柯在公宅還有居住正義這一塊,一直有想方設法在解決,執行
過一陣就回頭檢討成效,成效不佳的就擬新方案來改進,這沒有甚麼
問題啊,柯一不擺爛、二不怠惰,你瞧瞧全國縣市有為了居住正義花
多少心力?柯的居住正義政策不是只有蓋公宅,租金補貼甚至已經開
始想空屋稅等等都著墨甚深,柯是設計系統的人,現在都沒人願意當
呆子去試系統完善度,等北市搞得健全我們再跟著走就好,還沒弄出
來之前,一群看熱鬧的非不不關心還在冷嘲熱諷...,柯阿北真是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