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性詭計,最常出現在推理小說中
讀者在沒有意會到言語陷阱的情況下,經常因此將兇手排除在外
懶得看的人我直接下結論: "林北比妳強啦" "我們民進黨團結讓第3神績發生"
我們再複習一下賴三點:
1. 如果小英總統民調贏過國民黨人選,賴清德支持小英總統選連任
2. 如果賴清德民調輸給國民黨人選,賴清德也支持小英總統選連任
3. 如果賴清德民調贏國民黨、小英輸給國民黨,請小英和黨中央支持提名賴清德選總統
以圍棋來說,看起來像是讓了三子
這是大家看到的:
1. 英>國民黨 (機率很低)
2. 賴<國民黨 (機率看似不低)
3. 賴>國民黨>英 (機率看似很低)
重點來了,當1,2成立的情況下
1. 英>國民黨 (賴用了最不可能的敘述,其實隱藏的是此時賴也同樣>國民黨)
2. 賴<國民黨 (此處隱藏的是,蔡也同樣<國民黨)
3. 第三點是拿來包裝1,2 (如果民調會這樣,乾脆直接徵招比較快)
賴最不想透露給民進黨員的描述是:
4. 賴>英>國 (這種情況下,為何要讓行政院長爬到總統頭上)
5. 英>賴>國 (有可能嗎?)
所以整個賴三點,他只想表達:
" 林北比妳強,妳贏林北一定贏,妳輸林北不一定輸 "
" 請民進黨員堅持讓第3點的神績發生(此處喊話,運用人性的莫非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