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想講點SOP的事情,記得柯文哲一開始選的時候,也就是在喊SOP改進行政效
率什麼的,但是現在也已經沒有再喊了,不是嗎?
我想聊一些會讓SOP在公務運作中往往只有個形式,卻沒辦法有效運作的因素。
SOP這類程序要運作,必須以「標準化」和「數量化」為前提,就拿這裡談SOP的小
七當例子好了,商品是一致同質的,買每一罐都是不二價沒得討論,顧客掏錢就是了
。不像傳統市場還要秤斤論兩,自然效率就比較高了。
但是這不是公務體系會發生的事情,現實裡,政策的執行所要面對的,就是一堆根
本不能標準化或者標準化以外的狀況,導致SOP整個RUN不下去。拿前面的小七例子好
了,顧客如果掏出美金來購物,店員該怎麼辦?
如果是商店的SOP流程,一句「對不起,我們不收美金」就可以了事了對吧?但是在
政府運作的情境時,有時公務員還真得收下,再來處理後續的問題。
在我的經驗中,「信賴保護」是公務員最朗朗上口、非公務員最難關注的一個原則
。這個原則的基本概念是,即使法規進行修改,修改的規則不溯及既往,保護之前的
人的利益。這套用在SOP的作法,就變成即使推出新的SOP,舊制仍然必須繼續進行。
這導致「改革」不是產生一套新的標準,而是新舊兩套標準同時運作;偏偏台灣人又
很喜歡頻繁的改革,於是就導致在信賴保護原則之下,整個規則已經複雜到只有執行
單位的資深公務員,還記得整個規則的來龍去脈了。
新舊規則並行的情況會多久?那要看規則的性質和適用的範圍,而且不客氣地說,
只要符合舊規則的人繼續活著、事物繼續存在,這個舊的規則就必須還要運作下去,
三、四十年都是可能的。
公務體系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差異化」的現實。我再拿前面的小七作例子好了,
如果有顧客堅持要店員找的零錢是店員剛找給前一個店員的十元硬幣,那該怎麼辦?
如果所有的顧客都要指定找的零錢是特定的硬幣、還因此發生各種衝突,SOP要怎麼
運作下去?
SOP預設所有的硬幣都是一樣的,所以「付錢‧找零」是一個很簡單快速的流程;
但是公務體系處理的事情往往不是如此。比如說,各式各樣的分配問題,土地區段徵
收後抵價地的分配、社會住宅的抽籤等等,沒有一件事情可以簡單擺平。
最後,當然就是各方勢力角力和施壓的政治鬥爭了,這可以硬生生直接截斷SOP,
讓整個程序無法運作下去,歹戲拖棚甚至最終逆轉。
舉個最極端的例子好了,有人知道從1996年核四覆議案之後,建設核四在憲法規範
下的行政立法程序上就應該已經完全定案了嗎?現在是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