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不引入一些商學的觀念很容易搞混
第三勢力的選民 = 市場
各個小黨 = 供應商
推出的候選人、講出的政見價值路線、身體力行的作為 = 產品
根本重點:
(1) 市場仍沒有被滿足=沒有一個供應商作出足夠滿足這個市場的產品
(2) 把所有 小黨=不合格的供應商 喬來喬去,盟來盟去,完全不代表可以做出對的產品
有的小黨(供應商)是不用跟他們合縱連橫的,專心做然後殲滅他們就好
(3) 組織最重要的是文化與領導人,如果失敗,就整組砍掉重練,不要留戀
文化風氣一錯就改不過來,領導人不對也改不過來
(4) 第三勢力的市場跟左左右右藍藍綠綠沒有太大關係
台灣政黨都是右,不代表"左"是一個有市場的產品
都是藍綠,不代表非藍綠的邊緣人就是一個市場能接受的產品
愈是政治的圈內人,研究愈多,愈會陷入迷思
※ 引述《takuminauki (極右派萬歲)》之銘言:
: 其實柯文哲的困境就是陳東豪講的
: 第三勢力一直都有一塊
: 而且不小
: 但無法整合
: 藍的有親、新、軍公教聯盟、安定力量、統促等
: 綠的有時力、台聯、綠黨、社民、基進、喜樂島等
: 還有政治傾向不明顯的游移選民
: 還有自成一塊柯粉台民黨
: 這些的總稱都是第三勢力
: 但實際光譜可以差十萬八千里
: 柯文哲無法統一這一塊就注定他的天花板不高
: 但這都是能突破的
: 民進黨花了足足30年才完全執政
: 民眾黨真想做大就是花時間耕耘,不要只想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