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香港真的該學新加坡模式

作者: safelyfuck   2019-10-30 11:11:25
看到一篇文章
新加坡:有選舉的獨立國家,香港:沒有選舉且是中國特區
新加坡和香港最大的不同的是,新加坡是定期舉行選舉的獨立國家,香港屬於中國的特別
行政區且至今為止沒有普選。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人民行動黨(新加坡獨立至今的唯一執政黨)政府是厲害的。一
個定期舉行選舉的國家,竟然可以長期一黨執政且以壓倒性優勢奪下國會多數議席。
大部分民眾罵歸罵,除約2至3成的「永遠反對派」外,
一大幫人走到投票箱前還是會票投給那個要我們一直Pay And Pay的閃電黨
(行動黨黨徽是閃電)。
在新加坡當了50多年的老大,閃電黨是怎麼辦到?連中國共產黨都對這一點很好奇。
理論上不複雜,就是執政黨把它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通過執政黨的
執政讓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並且,它通過對人才/資源的長期壟斷,確保好貨好料全部自己包攬,不讓反對黨有壯大
的空隙。當然,它也必須交出像樣的成績單,同時花心思去晾曬一番。
時間一到它讓你選擇,而60%到70%的人最後還是選回它
這種定期選舉就是新加坡社會的安全閥,讓人們感覺到自己有能力以和平方式推翻政府
不爽嗎? 「靠北」這屆政府嗎? 5年一次你可以用選票去跟政府say no。
2011年的選舉,新加坡選民就用選票向人民行動黨政府怒吼,
讓它的集選區堡壘被攻破一個缺
===============
新加坡人被植入「務實DNA」,不愛衝撞式抗爭手段
一個最好的對照組是在野黨的徐順全和劉程強。
在上世紀90年代,民主黨的徐順全曾經為了抗議他認定的「行動黨政治打壓」行動而抗議
絕食,效仿台灣民進黨推動「放棄議會,投入街頭抗爭」的主張,但他這一招對「經濟動
物」屬性的新加坡人而言根本是打在棉花上。小市民關注的是柴米油鹽生活問題而不是光
喊「爭取民主」的口號。
反觀,工人黨在2001年由劉程強出任秘書長之後,
把重點放在從人民期望的角度耕耘,穩紮穩打建立後港區的政治基礎之後,
再以理性溫和的問政方式挑戰行動黨,這樣的中間路線更能吸引人才加入,
雖然人數和資源遠遠不如行動黨充沛,但也算是逐步壯大實力,終
於在2011年大選奪下阿裕尼集選區,打破行動黨集選區堡壘的神話。
結論
1.這種定期選舉就是新加坡社會的安全閥,讓人們感覺到自己有能力以和平方式推翻政府
而政府因為極度害怕自己失去選票,所有政策全力迎合民意,藉此取得執政正當性
新加坡政府是只要得票率低於6成,就會覺得自己沒統治正當性
所以用盡吃奶力氣也要討好人民到6成的支持度
而香港因為沒普選不會害怕被推翻,所以政府不用理民意
2.2011年的選舉
,新加坡選民就用選票向人民行動黨政府怒吼,讓它的集選區堡壘被攻破一個缺
輸掉一個集選區之後,政府也開始收緊移民政策,因為選民已經感受到太快太多地引入
外來移民所帶來的不便。結果又贏回民心
若換成香港,就是移民一值開下去,直到有一天社會爆開
難怪 香港就是看到新加坡有普選 才這麼想爭普選
新加坡模式 有民主的優點又有專制的彈性 根本超屌
言論自由看作是一種公器 本著自由是不以侵犯他人自由為前提立法
可以批評政府 政策 但請本著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態度
5分證據 說6分話 就該被告 禁止種族煽動 宗教煽動言論
這樣的法規 讓新加坡的公眾政策辯論達到了高品質的水準
連一個普通反政府網友 在批評一項政策 都會做全面性的功課跟理解
至少一篇批評文 背後做的功課 跟一篇課堂報告差不多
香港剛好可以作為對照
香港則是 剔除了民主的優點(沒普選 因此政府沒有理民意的功能)
保留的民主的缺點(過度的言論自由 已經侵犯到他人自由的言論自由 言論低品質化 )
剔除了專制的優點 保留了專制的缺點
(政府缺乏由上而下的一條龍高效率的優點 但卻保留了專制容易與民意脫節的缺點)
香港=民主缺點+專制缺點
新加坡=民主優點+專制優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