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老宋又要參選總統的聲音出現,有一堆人嘲諷
老宋又來了、四年出現一次的男人又出現了。
再加上大家普遍期望逃離藍綠惡鬥、希望有第三勢力出現
就在想以下事件如果發生,是否早就出現板眾的"理想國"
2001 宋楚瑜組親民黨,並在國會拿下46席
DPP 87席
KMT 68席
沒錯,其實民進黨早就成為第一大黨
但立法院當年要過半,需要113席
歷史的走向,就是宋楚瑜與KMT組成"泛藍聯盟"
從此也把臺灣拉向藍綠對決局面
之後更是選擇連宋配,
年底2004立委選舉
DPP 89席
KMT 79席
PFP 34席
親民黨已經少了兩席,但依舊選擇與KMT合作組成泛藍
但隨後臨時國大修憲,改成現在這個有利兩黨制的「單一選區兩票制」
2008
KMT立委 81席!將近3/4修憲門檻!
DPP慘到剩27席
但其實有一黨更慘,就是親民黨,僅有一席!XD
且該席(林正二)之後還當選無效
而以下人等從此往KMT奔去,一去不返:
吳清池、徐耀昌、柯淑敏...
若果有宋粉,穿梭時空,回到2001年的背景
告訴他:「可以和KMT合作!但一定要保持距離~」
之後看政治情況,隨時做好跟KMT決裂的打算
2004那次,就獨立參選總統
2005,想盡辦法擋住「單一選區兩票制」的修憲
就算辦不到,也至少和KMT保持距離,也不用說什麼樣子,
就PFP在2016的樣子就好。設法和KMT多挖牆角
在2008這次,跟KMT決裂,估計至少還能拿下10-20席
之後2012,馬聲勢下滑,持續挖KMT的牆角,維持PFP席次在20席之上
2014這次,搭著柯P的旋風,徹底反KMT!
苗栗由徐耀昌(PFP)拿下、花蓮由傅崐萁(PFP)拿下
2016劇本一樣,與蔡英文、朱立倫競選,
由於之前立委維持住20席的地位,吸收大量不投票的泛藍
席次繼續往上抬!
2018又在DPP大失民心下,挖取DPP牆角
這樣會不會到現在,早就變成國會第三大黨了?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只是以這樣的劇本,相信第三勢力,
是更有可能存在且有一定勢力。PFP甚至可以廣納時力、台民
成為大家在藍綠對決下、第一個想到的第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