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stiny1895 (1895的命運)》之銘言:
: 只有在有默契的模糊下,台灣才有很好的生存空間
: 這就是為什麼中華民國派願意接受92共識
: 因為合乎憲法又可以換取和平
九二共識為何是馬政府八年的主要兩岸關係定位,兩個原因這裡都提到了
1. 對內:符合一中憲法的藍營意識形態
2. 對外:和中共換取實質國際空間的權宜策略
前者是對內的國家意識形態考量,後者則是對外的國際現實主義考量
這也是為何,九二共識時至今日已經成為過時主張的原因
1. 對內而言,台灣社會對於國家主權的意識形態已經改變
社會多數不再信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於PRC」
「憲法一中」不再是一個能引起社會共鳴的議題
這個從歷年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社會調查結果也能看得出來
因此,現在能為九二共識辯護的有力說法,只剩下國際現實主義考量能說
2. 對外而言,美中關係的格局變化,及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警覺
使得台灣在國際參與的空間,不再只有仰中國鼻息一條路
光是在今年,美國國會通過《台北法案》,荷蘭國會通過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的表決案
以及美、日、英、加、歐盟等國,在WHO的表態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
這些反映了前所未有的國際情勢變化
當台灣在國際上缺乏協助發聲的盟友時,接受和中共的妥協的權宜之計或許可接受
但當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為台灣的國際參與發聲,那是否還需要走妥協之路?
況且這個妥協的對象,還逐漸成為民主陣營盟友的防堵目標?
簡言之,我認為綜觀當今的內外局勢,九二共識是一個早已過時的策略
如果只是為了換取中共施捨些許國際參與上的小惠,而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前提
會是得不償失的決定
現在還抱著九二共識當神主牌的國民黨,只可能是
1. 懷念馬八年兩岸紅利的鄉愁感
或2. 想利用模糊概念在兩岸議題蒙混過關
抑或3. 根本上抱持兩岸同屬一中的統派意識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