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從女性主義談陳佩琪的厭女情節

作者: Fant1408 ( )   2020-01-03 14:15:33
1.轉錄標題︰
陳佩琪的好女人勳章:從「柯文哲的太太」談女性厭女
1.轉錄網址︰
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society_20010210553681315
2.轉錄來源︰
太報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很多人(包括柯文哲)喜歡說,「我有很多女生好朋友、很尊重女人」,藉此證明自己沒
有厭女。然而,厭女是一種文化現象和價值觀,指的是所有關於女人的都不好、端不上檯
面,是一種針對女性的憎恨、厭惡及偏見。所以一個人厭女與否,從來都不是喜不喜歡女
人的問題,而女人當然也可能厭女。
女性的厭女,除了成長過程中受到社會文化影響之外,往往還有一大重點——為了守護好
女人與壞女人之間的分水嶺,進一步鞏固自己透過努力內化厭女,已經在其中獲得認可的
傳統價值觀。
這種防衛型的女性厭女,在陳醫師的文中是個很好的例子。
當他說,「記得曾有議員去我們總院的公關室問:『為何聯醫活動都請陳佩琪?』我不會
說因為我『長得漂亮, 學問又好, 口才極佳』,我都說『因為我的老公是柯文哲』」的
時候,難道陳醫師真的認為自己的成就,只有身為柯文哲的老婆這一項嗎?我想不是的。
然而透過「我陳佩琪清楚知道我被邀請是因為我老公是柯文哲,但你們其他女人不承認自
己是靠老公,我有這個自覺,你們沒有」這樣的潛台詞,陳佩琪清楚豎立了一個「我和其
他女人不一樣」的形象。他是謹守份際、有自覺的好女人,而其他不像陳佩琪這樣的,是
沒有自知、值得被批評的壞女人。這些潛台詞和作為分界的價值觀,追求的是社會的認可
,好女人應該是「作為輔助角色」、「知道分寸」、「承認自己的成就來自丈夫的協助或
是庇蔭」,這個好女人,也就是陳佩琪。
內化這些價值觀的女人,往往是相當以此為傲的。以陳醫師的例子來看,雖然他嘴上說著
不喜歡被別人說三道四他們的家務分工,卻又主張任何人要談性別平等,就拿自己的家務
分工出來分享就好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經常與人分享「兩性平等」的他自己。這看似矛
盾的主張,但其實一點也不,說到底陳佩琪想要說的,就是「像我們夫妻一樣的關係才是
好的關係、才是性別平等」、「其他女人也應該像我一樣有自知之明」。
說實在的,要不是柯文哲和陳佩琪這對夫妻,在形象操作上不停往某種程度的公眾人物夫
妻典範走,甚至以此為例來講「兩性平等」,他們夫妻高興怎麼分工、陳醫師要怎麼自我
認知,實在是他們自己的私事。然而,當他們不但以典範自居,這樣的操作成功到網路上
還出現了「娶妻當娶陳佩琪」的說法,絕對值得討論這樣的「夫妻典範」背後傳遞了什麼
價值觀、帶來什麼社會效果,而不再只是他們的家務事而已。
「娶妻當娶陳佩琪」這句話,恰恰說明了陳醫師之所以要一馬當先的批評別的女人「應該
」或是「不該」如何,就是因為他需要鞏固這得來不易的好女人勳章。
對於好不容易拿到好女人勳章的女人來說,如果有其他女人可以不用遵守他相信的那一套
道理,那便顯得自己的犧牲毫無意義。獲得這個肯定和成為典範的過程絕對是辛苦的,而
這其中的苦,其實從過往陳醫師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但也正是因為苦,熬過這些苦之後
,才更需要守護勳章的價值。
雖然本文在批評陳佩琪的厭女,但問題也不在他一個人身上。
若不是社會確實存在這樣的價值觀,有許多人爭相吹捧,他也不會得到如此多的認同。畫
出好壞分水嶺、頒發好女人勳章的是傳統的男性中心家庭價值觀,女人雖然為難女人,但
這個價值觀真正圍繞著的並不是女人。爭相保護好女人勳章的厭女女如陳醫師,充其量也
不過就是打手而已。
希望陳佩琪有一天可以認知到,他不用是個好女人也值得被尊重,他不用是柯文哲的太太
也值得受邀,他不用國事家事天下事都事事做到完美,也可以是一個獨立的人,不必為他
人做嫁、毋需配合別人的人生規劃調整自己。正如柯文哲,不用完美、不必配合他人,也
能夠有機會追求更高的成就。
如果有那麼一天,也許所有完美或是不完美的女人,都會不再需要去攻擊其他女人,就能
夠更快樂一點吧。
4.附註、心得、想法︰
感謝芷萱的精彩剖析,不只柯文哲仇女厭女,陳佩琪也有厭女情節,民眾黨是否也是厭女
政黨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