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民一直有
複雜事情簡單化(如懶人包、呼口號)、
取綽號(上不了神桌的神豬、被華盛頓擊沉的霧島等等)、
一窩蜂跟潮跟風向的傾向,
可以說這三大組合技好好操作,通常選情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最近卡陰又翻轉的卡神,應該就是很經典的代表人物。
好啦,不說那麼多,仔細觀察這些人物的語彙,
其實都會有些(自認為)具有專屬代表性,非我不可用的感覺,
例如一樣是對百姓的稱呼,各黨有不同的習慣:
泛藍:以前很愛講「國民」、「同胞」
泛綠、各國共產黨:喜歡講「人民」、「XX 人」(XX=區域或族群)
最近剛剛掛掉的黃黨:有段時間把「公民」當招牌
最近很秋的黨:「民眾」
外掛一個國外的,美國政黨:「納稅人」
最近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新的政治語彙更潮的?只有「可憐啊」?
還是有其他的?